剑默言:“所以方称因果之树?*”
地僧无尘:“然也。菩提慈光,近者心中自生清净,让此地更成修行宝地。灭度梵宇遂于此建立,作为佛门法宗。梵宇宗旨乃是以慈光化渡世三昧,洗尽世间恶。因此即使恶者魔类,若非必要,梵宇仍是在渡不在杀。*”
剑默言:“......在渡不在杀,是吗?*”
剑默言心事重重,玄业跟在后面也是满心难解的困惑,只是相较气盛的少年人,他的情绪更为内敛。但困惑一久必然动摇向佛之心,玄业再三犹豫,还是准备叨扰圣虔者。却不料,剑默言更先更大胆地直接向宗佛提出质疑。
剑默言:“敢问宗佛,禁世龙嚣将如何处置?*”
宗佛:“他如今正在文殊苑聆听经师说法,今后或入梵宇,成为皈依僧者。*”
凤忏殊台:“他甚有佛性,短短时间了悟颇速。*”
脑中闪过禁世龙嚣几次打伤禅师,一心杀人的记忆。剑默言手不由自主握拳:“佛性,像他那样的魔头,有资格说佛性吗?*”
宗佛:“众生皆有佛性,魔也是众生。*”
剑默言:“敢问皈依僧者该受苦刑否?*”
宗佛:“为何而刑?*”
剑默言:“当然是为他过去无数罪孽。*”
宗佛:“既已皈依,刑之何用?欲赎往罪恶业,仍需向善修行。*”
剑默言:“皈依,他皈依了什么?*”
宗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剑默言:“这,但谁说他今后不会再为恶?*”
似是不愿让宗佛继续为难,心岩殊台也开口:“渡世三昧已洗尽他心中三毒,吾知你初闻此事,难免纳闷怀疑,但梵宇以此渡恶者无数。从来无可作伪,亦无再行恶者。皈依僧者尽皆一心向佛。你说是吗,凤忏殊台?*”
被的凤忏殊台只是微微阖目,道:“阿弥陀佛。*”
剑默言难掩错愕,又有些不甘心道:“这。若真有如此神效,那世间不就能凭此太平。*”
宗佛双手合拢:“渡世无恶、太平人间,正是梵宇上下之愿。*”
心岩殊台接道:“少侠且放下成见,若有疑虑,可往文殊苑一观。*”
对方已说得透彻,自己也再无可问,剑默言无奈一声叹道:“我明白了,诸位大师,如有得罪,还请包涵。*”
宗佛却对少年人眼带欣赏之色:“哪里。*”
见剑默言也已经离开,禅师却停留原地,似等待之态。先前收到圣尊者的信件,又有剑默言连番提问在前,宗佛了然对方必然也是有所不解,又不知如何问才在此停留许久。剑默言离开,对方却没走,显然剑默言的提问没能解开禅师的困惑。
于是宗佛道:“禅师还有何困惑,请问吧。”
玄业再三斟酌言辞,才微微敛眉,低声问道:“冒昧。晚辈有一惑,倘若恶者尚可渡,谁来渡死去的百姓?倘若人去怜悯作恶悔改者,谁为苍生哭泣......那些死去的人便无人在意了吗?抱歉,宗佛,弟子无解。”
面对禅师略显尖锐的提问,宗佛未感冒犯,因为他知晓面前之人是因怜悯无辜苍生才有此问。他作为长者,为后辈解惑是职责,更何况灭度梵宇制度初立这些质疑多如繁星,现今也有人无法理解。
他道:“吾佛慈悲。正因苍生受难不止,老衲才以渡世三昧渡化恶者、引导其向善。倘若一个人愿意放下恶、去行善,你要因为内心偏见,否认他向善的可能吗?
无论佛魔善恶,皆是众生的一份子。作为渡生之剑的护道者,禅师,你应是最能理解这一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