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芬激动地往火光走去,很快有人发现了她,一位戴着头巾的男人冲她叽里咕噜喊了一句话,见她毫无反应,又换了大正语问她。原来魏淑芬前方是一队商人,他们对于漏夜来投的魏淑芬十分热情,拿出食物请她吃,还倒了奶茶给她喝,魏淑芬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她很小心地一口一口喝着又咸又甜的奶茶,味道有点怪,但是挺好吃,里面还有一些很有嚼头的炒米。魏淑芬吃得很珍惜,没有浪费一滴。一名头发卷卷叽里咕噜说话的男人又给她倒了一杯,还伸手从一个袋子里抓了一把炒米放进去,这一次魏淑芬吃出来了,奶茶是咸的,甜的是炒米,要细细地细细地咀嚼,甜味才会出来。
魏淑芬安静地吃完两碗奶茶,又吃了一块饼子才停下来。她在心里头组织语言,那名头上裹着头巾的中年人,对着魏淑芬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魏淑芬嘴巴张了张,她忘掉云珠曾经教会她的夷语怎么说了。
中年男人并没有放弃,他用稍微坚硬的大正话说:“少侠要去哪里?”
这次魏淑芬听懂了,她很高兴地说道:“我要去平沙关,你们知道平沙关吗?”
中年男人笑了,她们互相交换过姓名之后,魏淑芬才知道这是平沙商队,商队的头领叫达沙,是一个常年行走在沙漠里面的关内人;商队也没有听过名不见经传的魏淑芬。魏淑芬也不知道达沙名头有多响,达沙却知道巡捕房的人最好不要得罪。
关内人是拥有大正朝身份的人,魏淑芬看向达沙,约莫四十岁,头发是褐色的,还有一点点卷,眼睛也是褐色的,是一个夷人,有点像次仁。达沙很豪爽,这一行人里面有三个是他在沙漠里面遇到的,其中一对是年轻的男女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的男女要去关内投亲,老人也是要去关内寻找他的女儿。
魏淑芬想到自己一路走了快一个月一个人也没有遇到,便知道他们走过来的方向和她不一样。魏淑芬说自己是巡捕房的,在沙漠里和同侪走散了,这次是要去平沙关集合。
其他人听说魏淑芬是巡捕房的默默离她远几分,达沙倒是很高兴,他语调高昂地说道:“平沙关巡捕房的计捕头是我好朋友,你跟他说是达沙带你回来的,让他来找达沙喝酒。”
魏淑芬点点头暗想这是一个熟人,魏淑芬巡捕的身份带给她很大便利,商队让魏淑芬跟着他们,因为他们要从平沙关入关,他们所带的货物都要过平沙关再销往整个大正,有魏淑芬在,也许能少些关税。
魏淑芬知道要“投桃报李”,可是她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于是她将竹竿拿了出来作为旅费。
商队也有武夫护卫,他们自然是识得货的,若是普通人拿出来竹王商队也就收了,甚至杀人越货也不是不能干一遭,可是魏淑芬一个人在沙漠中跋涉这么久,他们谨慎地放弃这个选项。
魏淑芬话并不多,商队的人也很谨慎,不会多问她什么。平沙甚至会刻意说一些沙漠的事情和势力,达沙猜测魏淑芬是进沙漠干大事的,但是沙漠隔得远,目前也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达沙开始谨慎地讲一些沙漠里的部族,例如谁跟他交好,要是有什么事还希望魏淑芬给个面子,魏淑芬微笑这点头应了。
沙漠里面也是有家族的,那些有水源的地方就被这些家族占据着,平常也会有争斗,大部分持续时间并不长,因为维持一场战争需要食水,这些没有办法补给仗就打不下去了。沙漠里有很多宝石,平沙商队就是和这些部落家族做生意,商队会带去绸缎茶叶和瓷器,带回来各种各样的宝石还有葡萄酒。
商队的二头目姓商,十个标准的大正人,黑头发黑眼睛,虽然皮肤晒得黝黑,他大正官话说得很好,也会说一些夷语,平常话不多,他曾经拿出一把宝石给魏淑芬看,魏淑芬看不出这散发着不同颜色的宝石有什么不同。
商队长看她对宝石没有兴趣,就给她讲故事,沙漠里有好多山庄,这些山庄善于养动物,沙漠里的动物绝大部分是不可驯服的,有一些部族掌握了秘法,能够养狼,甚至是蝎子,蚂蚁,还有蛇,遇到了千万要躲开。
沙漠里的蛇特别多,魏淑芬杀了不少,蛇胆也存了一竹筒,蛇胆在任何时候都是良药。魏淑芬再次把蛇胆和竹竿拿了出来:“你选择一样作为报酬吧。”
商队账房是个精明的小眼睛男人,他和商队长商量许久取走了那一竹竿蛇胆,达沙还给了魏淑芬一把宝石,魏淑芬拿了两颗太阳一样金灿灿发光的宝石。其实她不知道这些宝石有什么用,也许国公夫人会喜欢,她想到她头上满是珠翠的样子。
商队在十天之后到达平沙关,此时已经是十月初二。魏淑芬长舒了一口气,如果是她自己不知道还要走多久,这无边无际的沙漠里,遇上能辨明方向的人,还有骆驼,我的运气一向不错,魏淑芬自得地想。
魏淑芬在入关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她的身份文牒在宝瓶那里,守关人员听说她是巡捕房的,找来了上司林校尉。
林校尉是大正人,只是生得细眉细眼,眉毛和头发都有一点发黄,脑门顶有一撮竖起来的头发。林校尉一来,达沙商队立刻离魏淑芬远了一点,他们落在后面听林校尉问话。
“你是从那个巡捕房过来的,可有证件?”巡捕房办案子来不及办理过关文书也是有的,巡捕房证件可以代替通关文书。魏淑芬摇摇头,她有巡捕房制服但是行李落在廿八山上,她没有巡捕房腰牌,腰牌在离京的时候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