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漠风云 > 第5章 怀帝心忧百年业,后人谁知藏宝图

第5章 怀帝心忧百年业,后人谁知藏宝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正朝开国皇帝陛下李远和皇后娘娘赵京娘,在建国初期分别来自两个势力的支持,一个是江南的魏家庄,一个是河西的白玉京。

正定元年魏家庄在江南府的驻点改建为镇南巡捕房,而白玉京在河西府设立了镇西巡捕房,安定了当时最富庶的江南和最奇诡的川西。

正定二年京城设立了京师大捕房和养孤堂,一来维持京城治安,二来收养弃养女婴,三选拔根骨好的武学苗子。

正定四年赵京娘增设镇北巡捕房和镇东巡捕房,形成四方巡捕房安天下的局面,并于次年在京城设立总捕房,主管四方巡捕房。随着大正朝国运昌盛,四海平定,赵京娘又陆续增设了夹道巡捕房,在东南道崖州增设东南巡捕房,西南道苗州增设西南巡捕房,由镇南巡捕房兼管。随着定远军将边疆往北推进,又在九思城增设东北巡捕房。在平沙关收复安排驻军之后,于建元八年增设西北巡捕房,形成了四方巡捕房四夹道巡捕房拱卫京师的局面。

巡捕房的开设也不是一番风顺的,来自白玉京的皇后赵京娘联手魏家庄庄主魏英娘,建立大正巡捕房,慢慢铺设整个大正朝,形成一个完整的执法监管系统。如今这样全面的巡捕房系统也是几十年整顿修改而来,一开始巡捕房只专管武林人士,后来才逐渐接手了刑名案件,形成了如今捡(仵作),稽(侦查),书(文书,信息),技(机关),女五大部。京城设立了总巡捕衙门,原来还有密部(情报),后来独立出去也不知道归了谁管。

如今十年过去了,每隔几年四方巡捕房和夹道巡捕房都要遣送人员进京,总捕房也要派人下去历练,这么做一是加强地方捕房与总捕房的联系,二是避免地方人员滞留过久与地方官员勾稽,三一个也是为了给总捕房补充新鲜血液。这才有了四大捕房和夹道捕房每三年会送一批人来京城进修,总捕房预备的接班人一定要到下辖割巡捕房历练几年,熟悉地方操作。如此循环交替轮流几回,大家能够熟悉彼此的手段和本领,无论是谁升上来,众人方会有目共睹心悦诚服。总捕头一定是由四方捕房捕头之一升任上来,现任总捕头郑宁山来自镇西巡捕房。

大正朝建元十八年,又到了三年一期的地方捕快进京。几十年来四方捕房也是派系林立,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今年新来的的捕快没有老油条只愣头青,少了老油条居中调和,新人们一个个的三天一场大戏两天一个小矛盾,只闹得安静沉稳庄严肃穆的总巡捕衙门像菜市场一样热闹,总捕房的老人们一个个袖手看新人花招百出的玩花样,赞叹年轻人真是精力旺盛。

新人还没有分派去处,总捕房门房顾淮人手塞了一把扫帚给他们,安排了这一批新人扫院子。新人的明争暗斗不是在吃饭的时候多夹两筷子菜,就是扫地的时候突然发出内力让树叶飘起,落到对方的地界上去,没有舞刀动枪,却也是实打实的每天都要争斗几回。

赵虎自持身份,从来不去扫院子,赵远程和金达山这两人老实巴交,替赵虎把院子扫了不说,就算有人使坏,前脚扫过的地又飘来叶片,二话不说回头再扫。

魏淑芬与赵虎截然不同,在巡捕房,无论是谁招惹了她,她必要反杀回去。她扫过的地谁将落叶弄过去,她蹬脚上树,将满树的黄叶摇落到对方地盘离去。谁抢了她要的菜,势必要连对方盘子抢夺回来,跟着她一起来的郑云芳郑云秀姐妹劝说众人:“小芬什么都好,只有两点碰不得:一不能动她兵器,二不能抢她吃食。”魏淑芬日常与人动手,威武又霸道,全赖这两个小姑娘转圜才没有在总捕房落得人人埋怨。

老捕快怀里抱着刀看新人现眼宝,各自掂量着新人的脾性。脾气冲直接上拳头少,大多还是暗暗揣摩着,暗地里使绊子害对方摔一跤出个丑罢了。

九月北风呼呼地一个劲地吹散京城积攒了一个夏天的热气,吹得树叶纷纷变了颜色掉落下来,吹得枣子穿红衣,吹得柿子挂白霜,吹得行人单衣换夹袄,吹得远方游子回家转,也吹齐了八方巡捕房年轻气盛的捕快们,在京城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聚了头。

建元十八年十月初三,大明宫

“娘娘,这些是今年的新人。”郑宁山将算盘上报的新人手札带到了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皇宫中轴线左侧,是前朝太子居所,如今大正储君未立,因着大明宫宫殿配置齐全,暂时用作皇后赵京娘的办公之所。

皇后放下手里的笔,站了起来:“宁山,坐。”皇后走向一边靠窗的位置,皇后身后的女官陈尚书接过郑宁山手里的书札,捧与皇后,另有宫人走上前来看座奉茶,郑宁山端着茶碗等待皇后发话。

好一会皇后才放下手札,揉揉眉心说道:“今年没有一个老捕快带队,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郑宁山放下手里的茶盏站起来说道:“属下不知,只怕这又是底下人互相别苗头。”

“别苗头,好歹拿破案子来别苗头啊,拿几个愣头青娃娃来顶什么用?”皇后看着窗外明亮的太阳出神,好一会她才道:“既然要别苗头,就让他们好好比一下,给这批新人办一个比武会,嗯,等结果出来,给我通报下去,每一个巡捕房和驻点都要通报到,我倒要看看到时候是谁脸上好看。”

“是,属下回去就办。”郑宁山抱拳应了。

皇后走回主座坐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才说道:“中秋的事有眉目了?”

“无,已经做了封案处理。”郑宁山站直了应道,郑宁山的位置决定了他一年总要遭受几次明杀暗刺,不是来自武林的就是来自朝廷内阁同僚的。

“你坐下回话。”皇后摆摆手,又对陈尚书说道:“你去御医房叫人来给郑大人把把脉,还有好药记得也叫他们带两瓶来,不要舍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