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漠风云 > 第3章 四明寺人声鼎沸,四大楼一败一伤

第3章 四明寺人声鼎沸,四大楼一败一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扫地僧看着平平无奇,却是深藏不露,两个回合下来扫地僧掩盖了行藏而去,捕快最后在扫地僧的僧房里发现了胡人的楔子文书,巡捕房下发了追缉文书,大明寺也算栽了个跟头,派出寺庙的十八武僧参与追缉不提。

四明寺是京城及周边百姓去得最多的寺庙,香火也最是旺盛。京城百姓与寺里主持都能算得上相熟,四明寺最接地气,也是京城人民赏春踏秋的场地。四明寺将庙前空地免费开放给京城百姓做点小生意,不管是佛诞还是过节,四明寺有丹药派送,夏季常备署饮藿香方,冬日还有热姜汤供香客小贩饮用,四明寺庙前空地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大集市。

巡捕房捕快来的时候四明寺正在做法事,围观的百姓兴致勃勃地看衙役围了和尚问话,胆子大的甚至会帮着问话登记来历查看度牒,一番勘察下来,捕快们最后都懵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百姓比自己还热心,恨不能把这些和尚的祖宗八代都问出来,连为什么做了和尚会念几道经,跟了哪个师傅读了几卷经,同房的僧人是哪个,夜里说不说梦话,白日吃了什么,有没有喝水,夜里上几趟茅房都问了个遍。

捕快们喝口茶的功夫,这些僧人的底子就被翻了个底朝天,有度牒的分作一堆,没有度牒的良民有三个,没有身份来历不明的冒牌僧人有四个,其中两个会念经,两个是南郭先生。老百姓乐呵呵地看着这七人被捕快带走,还有人一路护送着,跟捕快打听消息。

“今年巡捕房招不招人?”——这是家里有成丁的,巡捕房过两年会在京畿附近招聘一些良民干一些打杂跑腿的活计,虽不是正式官吏,也有俸禄可那,最主要是可以跟着巡捕房的大人们学武艺,免费的哟。

“招人有什么要求,要不要会武?”——这是家里有闲人的,听道旁边说招人,连忙打听消息。

“今年有没有捕头下乡收徒,什么时候来人查看小娃娃根骨?”——这是京畿乡下消息灵通的,知道巡捕房在京畿会招收一些根骨好五六岁的孩子收进来,去了就能吃上皇家饭。

“什么时候底下来人?”——这是押镖的,与巡捕衙门关系最好,每年从巡捕房筛选下来的人里面捡漏。镖局与巡捕房关系一向要好,平常镖局还要借了巡捕房关系开路条,巡捕房也依赖这些押镖的收集信息和路况。

“捕头今天吃了什么?”——这是某个巡捕熟人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一块熟透了的柿子,“家里树上摘的,尝尝味,要是好,明儿我送巡捕房去。”巡捕房有饭堂,里面不缺肉不缺菜,只是没有这等甜嘴巴的果子。常有熟人摘了送过去,巡捕房也不白要,比起自己在街头喊破嗓子一个一个卖划算多了。

“巡捕房门口的馄饨汤好吃不?”——这个不用说,肯定认识卖馄饨的小娘子要不就是想去认识店家小娘子。

“捕房成衣在哪里铺子卖的?”——这是一直想弄身捕头制服来穿的小年轻,巡捕房有专门的制服,通身黑色,箭袖束腰,只胸前锈有巴掌大一块金色盾牌,又气派又威风。

“赵三娘子,上个月进巡捕房的那个还在捕房吗?”——这个莫不是认识赵三娘子?捕快留心应和了两句,拉着他一起押送,不着痕迹地把人给弄进了巡捕房。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