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一转身成了朋友
【2017年2月6日 初见第1884天】
又又是一年之后
又走到这路口
转角的咖啡香 还依旧
但是你最后你没有
你说的在我背后
没有没出现在那头
我把 你的短讯都删了感觉要好了
陌生人一个小动作
却让我又想你很久
我把 你的照片锁起了
可是你生日我还记
...
开车赴约的丁寅昊,扭开了电台,里面正巧播这首歌。
不过一年之后,我们终于成了朋友。
等不到我生日时候,抱着你唱首歌。
去年登机前收到林潇晴生日祝福的丁寅昊,曾幻想过,以后每年生日都有林潇晴的日子,该有多好。
不是同事,不是转折亲,也不是好朋友,而是作为她男朋友,过一个生日。
最近丁寅昊特别喜欢在朋友圈感叹命运,有些人一转身,仅仅只是朋友。
知足吧,还是朋友,还没退化到转折亲。
丁寅昊每回自嘲。
“三十而立的大男人,难得我来S城,你不请我搓一顿庆祝一下吗?”
他和林潇晴的链接点朱娅女士倒是记得他生日。
收到朱娅微信的时候,丁寅昊正在家里玩了一天的游戏,百无聊赖,手机里一堆生日祝福,他翻了一下。
没有林潇晴的。
他不是忙到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广交好友的他也不缺给他筹办生日会的死党,只是,今年他特别不想过生日。
不是因为“3”字开头年龄焦虑,而是,这和29岁的他,对自己未来的预期过于大相径庭。
自诩随遇而安的丁寅昊,第一次有些破防。
但日子并不会因为你破防,而往回倒,你只能往前走。
于是,在闹了一圈舆论风波之后,人们发现他减少了和俞纯鹏的交往,很多人以为因俞少爷录综艺骂了他。
其实,他早已和这些人在内心割席。
吃瓜群众一个劲八卦他资源下滑的原因,只有他知道,自己这一年经历了什么惊涛骇浪。
莫须有的传说,莫须有的污名,莫须有的定性...
出道近十年,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点累。
“寅昊,我看你今天好像兴致不高啊。”
班主任老邓去年同学聚会难得出现,看来是自己扫兴了。
“没...老师,最近有点忙...”丁寅昊打算敷衍过去。
“最近在拍什么?”老邓对自己是真的关心。
因为自己参加学校面试时啥特长都没有,由老邓提出想录取的,在校期间也多加照顾,加上自己还没毕业已经一炮而红,也算是老邓的得意门生了。
“在拍K城的电影,快杀青了。”丁寅昊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只能有一句答一句。
“虽然你综艺效果也很好,我个人觉得在娱乐圈是需要拥抱新事物的,但是,演戏才是你本业啊。”老邓有点语重心长。
看来,这些话他一直想说了。
“我知道的,老师,我还是想趁年轻,多接触不一样的角色,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实话。
“作为演员,除了靠作品刺激创作和感受,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如果你觉得拍摄已经很难刺激到你的感觉,不妨换个方式?”
换个方式?
“老师,你指学习吗?我都毕业那么多年了,上哪儿学习去啊?”丁寅昊不解。
“只是一个建议,如果有些演绎方式想不通,不妨读读书,看书也行,上大师课也行,不过最系统的学习还是在学校。”
老邓呷了一口酒,细细分析:
“你年龄也不小了,虽然男艺人演艺寿命比较长,但你还没经历转型,这几年再拍一下偶像剧,往后,再拍就不像话了。”
言之有理,但别说转型,接下来可能自己连偶像剧资源都要没了。丁寅昊心想。
“有什么事想不明白的,可以从书本里找答案,从学习中找答案。”老邓拍了拍丁寅昊肩膀,有点语重心长。
“您的意思是?我回学校学习吗?继续读书?”丁寅昊倒是从来没想过这个出口。
“没错,不过你工作忙,我建议你先修一下在职的学历。一方面可以慢慢来不着急,找一下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在职课程的大师课对你现阶段工作的启发来得比较快。”
老邓见丁寅昊开窍,来了精神,掰着指头给他分析:
“你戏拍了不少,现在听课,相当于代入演员的身份走进教科书,还可以跳出演员的身份,从观众角度去分析作品。”
...
沉淀了几天后,丁寅昊听从邓老师的建议,报了S戏的戏剧在职硕士研究生。
重回校园,或许真的可以刺激自己,提升演技...
起码比困在风波中蹉跎下去要好...
“这儿!”
朱娅一身黑色长款羽绒,一打开包厢门发现丁寅昊,便招招手,他们约会的店,正是余信的日式居酒屋。
这家店其实是朱娅的圈外好友余淮推荐的,开店的正是他哥。
朱娅带林潇晴来得多了,便成了她们俩的秘密基地。
再后来,丁寅昊凭借自己的没脸没皮,打进了朱娅的闺蜜圈,也参与了她们秘密基地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