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兰愣了一下,才意识到,管教嬷嬷在说什么。如今的中宫王皇后,当年就是以良媛身份被封后。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十多年,如今很少有人提起,特别是太子先前和沈贵妃母子闹了一场,皇帝却明显偏爱太子的时候,更不会有人这么不长眼,特意提起旧事,但是在有心人的眼里,这事不是秘密。
今上登基之后,先册立了皇太子,稍后,才将太子之母王良媛册立为后。
当然,今上能这么做,是因为太子妃早逝,否则王良媛就算生了皇长子,想顺利封后,也没这么容易。太子的姬妾中,良媛前面,还有两位良娣呢。
嬷嬷是在向她暗示,今上能,太子也能,就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哼!”魏金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情好了一点,转头对侍女们说道,“收拾干净吧。”
侍女们这才动手收拾屋里的一片狼藉。
安国公府的人,也得了这个消息。
老夫人夫人郎君们,到底是大人,不管他们听到此事,心里怎么想,嘴上总会说,这是喜事。
南杜北杜,本是一家,不管哪家得了圣宠,都会扶持另一家,不分彼此。
不过其他人,却没这么好的涵养功夫了。
杜辛夷是在紫萱院里,听到了这事,当着老夫人的面,她嘴里自然说的是恭喜话,面色没有多大变化,心中却蔫蔫的,提不起劲。
用过了午膳,她就说觉得不舒服,躺下了。
她是钱氏的爱女,侍女们不敢怠慢,马上就报到了钱氏处。
钱氏让人取了好吃的,好玩的,来看望她。
钱氏进了她的屋子,见她躺在榻上,蒙着被子,知道她为何心里难受,对她说道:“辛夷,是不是最近天气闷,才会难受,阿娘带你去城外住几日吧?”
“阿娘,我没事,歇两日就好了。”杜辛夷摇了摇头,闷声说道,“府里的事一堆,阿娘哪里走得开,阿娘不用管我,我没事。”
“府里的事,有你大嫂,你二嫂也能搭把手,阿娘就陪着你,去松快几日。”钱氏摸着她的头,柔声说道。
“阿娘……”杜辛夷从被子里钻出来,扑到了钱氏怀里。
“阿娘,我不是嫉妒若妹妹得了陛下喜爱,只是,我想到这事,没法笑着恭喜。”她歪在钱氏的怀里,低声说道。
钱氏继续摸着她的头:“阿娘知道,但是你要明白,恩自上出,这事和阿若没关系,你们姊妹不要因为这事,伤了情分。”
“阿娘,道理我都懂,但是我需要一点时间,才能不当一回事。”杜辛夷说着心里话。
“阿娘知道,你听阿娘的,去散散心就好了。”钱氏说道。
母女俩说着知心话,商议着要去哪里玩,都不再提这事。
第二天,杜若收到了亓宣的信。
“阿若,多谢你做的五彩丝,做得特别好,阿耶看了,很喜欢,他一高兴,就允了我几日假期,我有时间陪你出去玩了。”亓宣在信中这么说,还和她说长安有哪些地方比较好玩。
杜若看到这里,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才好。那天,她这么说,是要出去玩吗?好吧,她是要出去玩,但是她和亓宣说这事,根本意不在此。
阿宣怎么这么笨啊!
阿宣这么笨,她才不想和他出去玩呢!
杜若一气之下,就把信扔在了书案上,不想再看。过了一会儿,她又把信拿了起来,继续往下看。
亓宣盘点了长安各处好玩的地方,又说起了一事。
“阿若,听说陛下赐了你千亩良田,你要不要先去地头看看,我认识司农寺的人,你先去看好了地方,再让他们来划田具册。”
杜若看到这里,坐直了身体。
咦,亓宣这意思,皇帝赏赐的田庄,还能自己挑地方吗?
这事,不会是亓宣在骗人吧?
比如,他知道自己生气了,不想和他出去玩,才想用这招,把她骗出去。
那她是上当好呢,还是不上当好呢?
杜若纠结了片刻,最后决定,还是上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