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目光潋滟,其内星星点点的皆是感激之情。
唐乔婉摆了摆手,温和道:“林姑娘不必客气。”
叶清杭和展熠也走上前来,展熠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道:“正清兄,你可真是胆大,连孔宣儿都敢招惹!幸好定王殿下及时出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唐乔婉笑了笑,摆手说着无事,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而另一边,慕凌折坐在马车中,闭目沉思。
方才那唐正清的身影,总让他觉得似曾相识,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而坚定。
“唐正清……”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
诗会正式开始,张府的花园中早已布置妥当。
凉亭四周挂满了纱幔,随风轻拂,显得格外雅致。
几张长案上摆满了笔墨纸砚,案旁还备有清茶与果品,供举子们随意取用。
园中的假山流水间,几株红梅开得正艳,花香四溢。
举子们三五成群,或坐或立,有的低声吟诵,有的挥毫泼墨,气氛热烈而融洽。
唐乔婉与叶清杭、展熠一同坐在一处凉亭中,周围还有几位相识的举子,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近日流传的诗作。
“正清兄,你那句‘诗书泼墨且为乐,琴酒流觞不夜天’可真是绝妙啊!”一位举子赞叹道,“如今上京的宴会,几乎人人都会引用这句作为开场白,真乃当世名句。”
唐乔婉微微一笑,谦逊道:“不过是随手之作,承蒙各位抬爱。”
展熠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正清兄不必过谦,你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今日诗会,可要再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界!”
叶清杭也点头附和:“是啊,正清兄,今日张公子特意邀请你来,想必也是想一睹你的风采。”
唐乔婉正欲推辞,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掌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锦衣的年轻男子正站在假山旁,手持一卷诗稿,朗声吟诵:
春风拂柳绿如烟,
流水潺潺映月天。
一曲清歌醉花间,
不知今夕是何年。
他的声音清朗,诗句也颇有韵味,引得周围举子们纷纷鼓掌称赞。
那人正是中书令家的长子张柏源,今日诗会的主人。
张柏源吟罢,笑着向众人拱手道:“献丑了,献丑了!今日诗会,诸位才子齐聚一堂,不如我们以‘春’为题,各自赋诗一首,如何?”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园中气氛更加热烈。
举子们或低头沉思,或提笔疾书,片刻间便有不少佳作问世。
叶清杭也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了一首,递给唐乔婉看:“正清兄,你看看我这诗如何?”
唐乔婉接过诗稿,细细品读,只见上面写道:
春风吹绿江南岸,
细雨蒙蒙润物华。
燕子归来寻旧垒,
桃花依旧笑春风。
她点头赞道:“叶兄此诗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尤其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颇有韵味。”
展熠也凑过来看了一眼,笑道:“叶兄果然文采斐然!不过,正清兄可不能落后啊,快写一首让我们开开眼!”
唐乔婉推辞不过,只得提笔蘸墨,略一沉吟,便在纸上写下:
春水初生春林盛,
春风十里不如君。
花开满园香满袖,
月照清溪影照人。
她刚写完,展熠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来高声诵读。周围的举子们听到,纷纷围拢过来,细细品味后,无不赞叹。
“好一个‘春风十里不如君’!正清兄此诗,真是妙不可言!”张柏源也走了过来,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唐乔婉微微一笑,拱手道:“张公子过奖了,不过是随手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张柏源摇头笑道:“正清兄不必过谦,此诗意境深远,字字珠玑,堪称今日诗会之冠!”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唐乔婉成了诗会的焦点。她心中虽有些不安,但见大家如此热情,也不好再推辞,只得含笑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