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自己去,查到线索速回驳元驿向我禀报。”
“哦。”
沈临无奈自己走出了巷口,再回头时,巷子里的神主大人已经消失不见了。沈临不禁笑出了声,心想哪里是驳元驿有要事处理,明明就是擎涳被那一句“面首”给说怕了,恼羞成怒,便死活都不愿再跟自己一起去了。
没办法,谁让神主大人就算穿最简朴的衣衫都那样清丽脱俗呢,不过话说回来,美人儿哪怕披个麻袋片儿都是好看的。
……
谏义堂坐落于潆都东城紧邻山涧的地方,环境清幽,鸟语花香,倒是十分适合孩子们在此居住求学。
沈临依旧是装扮成战死的将士,只不过这回没有擎涳在旁边假惺惺地扶着他,他也不想装成瘸子了,木枝拐杖扔掉,适当整理了一下仪表,便拍响了谏义堂的门。
开门的是个老者,老人询问着:“您找哪位?”
沈临道:“老人家,我是来寻我的孩子,上个月我女儿意外亡故,而我半月前也死了,听说逆界中的孩童都会被送往谏义堂,所以我想来找找,看我的女儿是不是在这里。”
老人听完点点头道:“敢问阁下的女儿姓甚名谁,老朽可以帮您查一查。”
“那便劳烦老人家了,我女儿名叫沈晴,晴空万里的晴,亡故之时刚满六岁,您看一下她是不是在这里。”
这“沈晴”的名字自然是沈临现编的,他脑子里瞬间闪出一个晴字,便脱口而出,至于“晴空”与“擎涳”能有多少联系,那便不得而知了。
但如果此时皓涅神大人知道这家伙不把自己当“面首”,反而变相当了他“爹”的话,是否会气得将沈临大卸八块,那也不得而知。
老人口中默念着:“沈晴?似乎没听说过。”
老人念叨着便去翻看记档,沈临在门口等了许久才等到他回来,老人却一脸遗憾地说:“老朽没有查到这个沈晴的记录,阁下可以先去驳元驿确认一下,看看您的女儿是不是刚到逆界就被分到了谏义堂。”
沈临脸上呈现出略显焦急的神色,说道:“怎会没有呢,我已经去驳元驿查过了,的确是谏义堂没错,要不您再帮我查一遍吧,肯定有!”
老人摆摆手:“确实没有,名册上没有名为沈晴的孩子,而且老朽在此数十年,对这谏义堂中的孩子熟悉程度,不敢说十成,也至少有九成,我压根儿不记得有叫沈晴的。”
沈临故作慌张的演技堪称一绝,手脚止不住地颤抖,似乎连眼球也跟着微微发颤,他磕磕绊绊地说着:“那…那…她能去哪儿呢……我的女儿…她…能去哪儿呢?”
这是一个悲伤又无助的老父亲,老人便心生了恻隐之心,他长叹了口气,道:“虽说最近逆界不太平,时常有怨灵作祟,但也有可能,您的女儿初到逆界,好奇贪玩,所以并未按规定来到谏义堂也说不定,老朽建议您围着都城找一找,问一问,兴许就有人见过她。”
“可是她才六岁啊……她能去哪儿呢……难不成,真的遭遇了不测……我听说最近有个无头尸案还没了结,我家晴儿该不会……”
沈临说着说着,竟然掉了眼泪,呜呜哭了起来。这哭声在幽静的谏义堂中格外显眼,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老人忙安慰劝导,可谁知不仅没用,反而越劝哭得越凶,沈临蹲在地上抱头哀嚎,知道的是他在为女儿着急,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死了爹呢。
哭声惊动了里面正在上课的学生,教书先生见学生们纷纷转头朝门口看,便放下手里的书,走到门口查看情况。
“魏叔,这是怎么了?”
谏义堂守门的老人姓魏,孩子们叫他“魏爷爷”,其他人便尊称他为“魏叔”。魏叔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地指着地上嚎啕大哭的人说:“这位公子来寻一个月前到逆界的女儿,但老朽查了几遍名册,都没有他要找的孩子,他就…就……”
教书先生听后,摆摆手:“没事,我来看看。”
沈临正蹲在地上“哭”得带劲,余光中看见一双脚走到自己身边停下,紧接着,头顶传来一个温雅的声音:“这位公子,请问您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沈…晴……呜呜……”
“沈晴?我好像也没什么印象,但是公子先莫急,这谏义堂是赋文风雅之地,里面也都是孩童,您在门口大哭大闹到底是不合规矩的,不如您先随我进去,我会尽我所能帮您找孩子的。”
沈临就等这句话了,他抹了把脸,仰头看向旁边的人,一脸沮丧地问:“您是哪位?”
这人身着一袭淡青长衫,手里握着一把纸扇,低头朝沈临微笑道:“在下谏义堂教书先生,张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