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种田之锦绣荣华 > 第78章 准备

第78章 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五郎这边学琴,林安澜也开始跟着林易学画了。

若论丹青一道,林家还属吴月皎最为精通,只是等书院开学,她又要跟着去书院,没办法一直教林安澜。

林易先给她打下基础,教她用笔的基本技法,以后更深层次的再换人来教。

林安澜重新拿起画笔,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

她不是第一次用毛笔,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拿笔写字了,但这次的感觉就很不一样。

林安澜前世学画画,是奔着画漫画去的,只是本着打好基础的原则,报的绘画班比较综合,素描,色彩和国画油画都教。

林易教了半日,回想起了几年前教林安澜读书的场景。

那一教就会的熟悉感觉,又回来了。

林易心情复杂地给林安澜布置了练习功课,便让她离开了。

林安澜:不好意思,好久没在爹面前装不会,进度太快了。

但是装起不会来林安澜又犯了难。

认字好装,当做忘记了就行。

但画画要怎么装不会,故意把线条画歪?把花画得谁都认不出来?

林安澜动了几笔,怎么看怎么别扭。

前世才学了两年,练习最多的是素描,国画也只是刚入了个门,林安澜索性不装了,能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她爹现在觉得她画得好,过段时间触及没学过的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过了今天,林大郎就要离家去游学,书院也快要开学了。

这几年林家湾村民们都赚了钱,生活水平也比以往强不少,村里添了不少牛驴和骡子。

这些牲畜不仅是能做农活,还能作为交通工具来使。

这两年做蜡烛和卖鱼的生意,大家往县城里跑的次数多了起来,对他们而言现在进城是家常便饭。

童山县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举办花灯会,县里的商家和大户会在主干道两边布置灯山,各式各样的花灯放置其上,再写些灯谜给人们猜。

因为花灯会在晚上,以往村民们没想过去参加,毕竟路远,看完太晚县城大门已经关闭,要在城里住下还得花钱。

今年不一样,大家口袋里有了闲钱,就想着去见见世面,出点钱住在客栈或是租人家的空房间,几个人一间房凑合一晚上也就是了。

林家自从回来也还没有去看过花灯,前三年守孝不适合参加这种活动,长辈们去不了,也不是很放心孩子们去。

和平时的逛街不一样,花灯会人山人海,容易混进去拍花子的,他们家的孩子在人群里太显眼,很容易成为目标。

从村里听说了这事,林易一想家里这几年的上元节都过得太冷清,也应该热闹热闹。

只是这样一来,原来的计划就要变一下。

他们要在林大郎走之前去一趟梓州,一是看望林安淑一家,而是拜会林大郎的未来岳家,顺便把两人的婚期定下来。

林大郎定好的出发日子是正月十七,他要先出剑门关到利州,和约好的几个同窗汇合后一起乘船顺嘉陵江而下去江南。

林智和吴月皎原本想的是正月初十之前去一趟,回来也不耽误林大郎出发。

现在听到花灯会的消息,林易产生了新的想法。

梓州城肯定也有花灯会,不如他们全家去梓州过今年的上元节。

这个提议一出,得了全家人的赞同。

以往在长安,花灯会是每年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几乎全城的人都会走出家门参与。

梓州的花灯会自然不能和长安的比,但也不会太次。

商量过后,他们决定正月十二出发,过完十五,林大郎直接从梓州出发,反正出剑门关总要经过这里的,不必再返回林家湾多走几次这段路。

待送走林大郎,他们一家也开始往回走,正好不耽误正月二十书院开学。

这个计划堪称完美,就是林大郎要出门的东西得抓紧时间收拾了。

这次游学一共同窗六人,利州那里和三个人汇合,路上再加入两个,每人再带一二仆从,人多路上的安全也有保障。

吴月皎给林大郎准备了一车的东西,毕竟要出门一年,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按照林大郎意思,他大部分时间骑马,行李不用太多,半个马车就够,剩下的空间遇到雨天还能进去躲躲,仆从嘛,一个足矣。

但他的意见被吴月皎忽视了,还是准备了两辆马车,一辆坐人,一辆拉行李。

仆从带了两个,一个是常跟着林大郎的,一个就从带去长安的壮仆中挑一个功夫好的,保障安全。

林大郎见状想要抗争一二,但这次就连林智和林易都不赞成他轻车简从。

两辆马车已经很少了,林大郎是书生不是侠客,难道要像《明月刀剑录》里那样一人一剑一马走江湖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