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澜翻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三十合一多功能棋,一个个筛选排除。
这个多功能棋满满一大盒子,但有许多重复的玩法,大部分也都是需要靠运气的,被排除在外。
军棋和国际象棋这类的也不行,玩法复杂,尤其军棋各类名词还得换,太麻烦了。
最重要的是林安澜也并不擅长这些,真拿出来难不难得倒能把围棋都玩得转的林易不知道,反而先难倒了她。
待看到数独游戏时林安澜眼前一亮。
不知道商家是不是为了凑数,把数独也作为一种棋类游戏做了进来,这分明可以归类为一种数学题。
她没听说过林易擅长算术。
时下的读书人并不注重算学,认为这是旁门左道,她也很少见林易打算盘,或许可以用数独来赢他。
等实际操作起来林安澜发现有些困难。
最难办的是如何出题,书斋里有现成的题目,可以直接抄下来,但既然是比拼,她也要做题,放在她爹眼里就是她自己出题自己做,和知道答案没什么区别。
两人互相给对方出题的话,又费时费力,出好还要自己验算有没有错误,太麻烦了。
林安澜只好暂时将它排除。
思路被打开,她便想到不能只局限于棋类,纸牌游戏也是可以的嘛!
林安澜找来较硬的纸,裁成巴掌大小的长方形,按照现代扑克牌的样子做了一版简易的纸牌并想好规则。
林安澜想出的玩法类似于现代扑克牌中的加减乘除玩法。
她做了四种花色的纸牌,每种花色只有十张牌,剔除了JQK和大小王。
因为只有林易和她两个人对局,将这四十张牌打散,每人领取二十张。
每个回合一人出两张牌,接下来就是比拼算数能力的时候了。
两人要用亮出的四张牌组合运算,使之能得出二十四,谁率先组合好,便能获得这四张牌,最后将所有牌都收入囊中的就是赢家。
这种玩法在现代常用来给小孩玩,训练他们的口算能力。
这么简单的算数方法,从小数学成绩就不错的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林易发现林安澜竟然又想出一种玩法,不由无语。
“澜娘,你若是把这个劲头放在学棋上,很快就能出师。”林易扶额苦笑。
他闺女这是掐准了他的弱点,知道他不擅算数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罢了。”林易不想和林安澜比这个,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奁。
“你若真的不愿学棋,那便不学。”
林安澜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确实对围棋提不起来什么兴趣,但她爹这么容易就放弃还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不过,”林易话锋一转。
林安澜反而放心了,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你总要学些什么技艺,不求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只求能有喜爱和擅长的事情。”林易缓声道。
林易发现女儿和家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算上已经出嫁的林安淑,总共七个孩子,除了林安澜,每个人都很容易暴露出自己兴趣所在。
林安淑爱花,从小就喜爱花卉,没多大的时候就学着花匠的样子种花,嫁了人也没改变,不管是原先在莱州,还是现在的梓州住的地方都搭了暖房来种花。花卉易凋谢,为了留住自己精心培育的花卉盛开的瞬间开始习画,并且其它都不愿意画,专门画花。
林大郎受了父母的影响于琴棋书画上都有涉猎,虽没有哪一项特别精通的,但闲暇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也算是有些爱好。林二郎喜欢下棋,如今的水平和他已经能够有来有回,旗鼓相当了。
林三郎喜爱各类机巧工事,钻研起来能忘记周遭所有事物。四郎则是吟诗作词,写字画画,于诗词歌赋一道极为精通。
林五郎嘛,并不专一,喜欢的很多,但都可以归类为爱玩。这也没什么问题,孩子们,都是爱玩的,只是他比别人更加沉迷其中。
而他至今没看出林安澜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爱看书算是一项,但时间长了又让他莫明觉得林安澜只是在用看书来打发时间。许多书她走马观花地看过,并不去细品。
前段时间突然看他下棋起了兴趣,主动要求学棋。
那时他还很高兴,孩子终于有了感兴趣的东西了,必须亲自教她。
结果现在又想着法的不去学,让人头大。
林易深度思考过后决定还是不能强迫着去学,六七岁的年纪没个定性很正常。
只是他也不愿意林安澜养成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的性格,这次便罢了,但下次绝对不可以。
他觉得对一样事物感兴趣才能促使一个人有动力继续下去,所以今日要让林安澜自己想清楚兴趣所在。
“我喜欢看书啊!”林安澜说道。
林易摇摇头,说道:“你看书都是囫囵吞枣,并没体会到其中真味。而且你喜欢看的是话本杂记。”
林安澜内心有点不服气,话本怎么就不是书了。
不过林易说的也对,那些正儿八经做学问的书籍,她看了的确头大,只是成年人的自制力让她能安稳住,对于先生和长辈们布置的功课能认真做完。
而她喜欢看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要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