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王女的婚事 > 第2章 女侍卫

第2章 女侍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来没有,就不可以吗?

两人自是不肯罢休的,拿着参赛规则找上负责督办演武会的底层将领,也碰了壁。至于更上层的负责人,她们连面都见不到。

两人脾气也轴,没有放弃。待到决赛那一日闯到了演武台上,细细数了参赛规则,请吴王给个公平一决的机会。

这些年凡建业城百姓谁不知道这两个异父异母的亲姐妹的行事,本着你行你上,让大家看看乐子的心态,也都为两姐妹摇旗呐喊。

吴王在民众心中一向宽和仁厚,自是应允了。将八人比赛改为了十人,将她两人打散,与其余八人两两抽签比赛。

不知道是两人本事太高,还是这送到吴王面前的前八名水分太足。她俩竟一举拿下了第二、第三的好名次。

好在一个比她们还小的少年守住了榜首的位置,才让看台上的将军们脸色没有彻底黑成锅底。

就在看台上的高官们一言不发,底下的民众窃窃私语,场面尴尬,不好收场的时候。坐在吴王旁边,十一岁的王女宝莹开心地大叫了起来:“好!女侍卫!让女英雄给我当女侍卫!陪我一起去洛阳,去皇宫觐见新鲜的小皇……唔……”

宝莹旁边的老太监眼疾手快地用糕点堵住了她接下来的话。

…………

既然是选女侍卫,那两个怎么够呢?

王府侍卫的规制是一队十三人,其中选一个侍卫长。四个时辰一轮换,一天最少也得选三队女侍卫。还得考虑轮休、生病、请假什么的,没四五十人能运转得开?

吴王大笔一挥,定下了四十五人的名额,告示广发吴州全境,宫廷的女侍卫就这么轰轰烈烈地组建起来了。

侍卫,侍卫,这是穿盔戴甲,随侍王女的近身侍卫,又是仪仗队,又护卫安全。

里面最差的也按三等近身侍卫领俸禄,每月的俸银、禄米加起来有二十两,四季节日都另有钱粮布帛等赏赐。每队选出来的侍卫长另按二等侍卫领俸。

吴国地界的老百姓一算,这可是个肥差!这是按建业城里非常体面的人家养一家子的规格发的工资。

这建业地界富裕人家的女郎,一个月的月钱通常也就二两,顶天也过不去五两。丫鬟婆子一个月挣的也不过二、三钱银子。

如今这专给女人的位置每月能有二十两的俸银,每年加上福利赏赐有将近三百两,和吴王身边的男侍卫拿的一样多。吃的还是官家饭,比好些正经官老爷的俸禄还高呢。

在普通人看来,去王宫当侍卫跟当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整个吴国地界的民众都沸腾了,况且这招侍卫又不是选美人,年龄线划的是18岁往上,40岁往下。其他的无非是身强体壮,五官端正,有拔刀劈砍的力气,略识文字,能听号令这种界限模糊的条件。

村口私塾里给先生学生们做饭扫地的王大娘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她今年三十有八,一刀能砍断牛大骨。至于识文断字嘛,她长年在私塾耳濡目染,别说三字经,连四书五经都能说上几句经典!

待到选拔的时间,建业城里涌入不少人,一些人想来试试运气,更多的人是来看热闹。

参选的人太多,这选女侍卫的含糊要求不得不一层层往上抬,就算这样,最终多轮筛选下来也留下了一百多号人。

这一百多号人大都是中低层将领的女儿、姐妹,甚至妻子、遗孀。还有就是像融容、魏红这种家里能接触武馆、镖局的。已经不能靠普通方式筛掉人了。

于是,她们被拉去军营,被当军队操练,想让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吃不了苦自行退出。可就算这样,这些人想到一年将近三百两的年俸,再大的苦她们也能吃下来。

最终,她们是靠谁能先学会骑马,谁就能留下来,才分出了胜负。

融容、魏红都不会骑马,学得也不是最快的,里面不少人本身就会骑了。但因为她们在三年一届的演武场上打败了其他七个参赛者,名声远扬。一开始就内定下了她们的名额,还被选作了侍卫队长。

这世上比实力还好用的就是名气。

落选的人一人发了五十两银子的遣散费,留下的人则穿上了给她们专制的轻便盔甲跟随吴王、王女一起去了京都洛阳。四十五副银甲映得长街雪亮,也给洛阳城带来一道奇景。

京都繁华见了,皇城巍峨也见了,只皇宫没能进得去。

至于那新鲜出炉的小皇帝,宝莹都没能多瞧几眼呢。

小皇帝比她弟弟还小,通常被个干瘦的老太监抱在怀里,跟个猴似的,让人生厌,看了就忍不住打两下。

宝莹寻到机会真的动手了,皇宫里的人脸都黑了,她再没了靠近小皇帝三丈之内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