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璋目光微垂,缓缓道:“我爱你。”
清尘心头一颤。
“成王败寇,那是他们应得的。”
柳明璋笑了,笑意淡得像雨落在湖面,转瞬即逝。
清尘突然觉得,自己这一生,从未像这一刻这般仓皇。
他本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是眼前这个落魄潦倒的男人,偏偏用最冷漠的语气,说出了最决绝的话。
那一刻,他想留下来。
他想弥补这一切,哪怕一生一世,都只是陪着他听巴山夜雨。
?
【三】此去余生是故知
“京中又来了学子,问《夜雨集》是何意。”
清尘坐在院中剥着橘子,把剥好的橘瓣递给柳明璋。
柳明璋接过来,轻声道:“你怎么回答?”
清尘笑意淡淡:“我说,先生一生,最爱巴山夜雨。”
柳明璋含着橘瓣,轻轻一咬,酸甜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
他看着窗外的雨,低声道:“那他们信了吗?”
“谁知道呢。”清尘漫不经心地撑着下巴,“有人说这是隐喻,也有人说是先生未竟的哀愁。还有人说……”
柳明璋看着他,挑眉道:“说什么?”
清尘笑得更深了,眉眼间带着戏谑:“他们说,二位先生当年,亦是如此。”
柳明璋怔住,随即失笑:“荒唐。”
“可惜,”清尘语气轻快,“荒唐的事,往往最能流传。”
柳明璋没再说话,夜雨轻敲窗棂,烛火摇曳,他看着清尘的侧脸,突然觉得,这样也很好。
此去余生,唯有巴山夜雨,唯有此人相伴。
千年之后,或许人们已忘记他们的名字,但只要还有人在雨夜轻诵那一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共剪西窗烛影迟。”
那么,他们便还在。
他们,便从未离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