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形的抢人大戏在后宫拉开帷幕。
原本呢,皇后和贵妃都以为,能做出这样惊为天人美味的人,是总膳房的庖厨。
所以根本没有抢人这一说。
但近几天,温吟婉在点心局实在出了名。
外头人不知道,里面的人能不知道吗?
每每上面来人点玉米葡萄时,庖长就会偷偷把温吟婉叫进去,这一来二去,基本上都能猜出是怎么一回事。
别人都还好,点心局受贵人看重,她们也能分杯羹。
唯独白佳·秋月一伙人,在得知此事后,又嫉又恨。
好不容易把乌雅·吟婉弄去了第十铺位,就等着看她后悔,没想到她居然还有这一手。
要真让她翻身了,那还了得?
白佳·秋月一伙人商量来商量去,想了一个“顶好”的主意。
膳房有膳房的规矩。
给宫中贵人做的吃食,都得是庖厨做的。
一个宫女冒名做点心,那是大大的触犯了宫规。
她们将此事捅出去,足够乌雅·吟婉喝一壶的。
她们想的主意是挺不错,但偏偏漏了上面主子们的心意。
对于皇后来说,好不容易出现一个人,能做出遏止她害喜的点心,管她是宫女还是庖厨呢。
对于贵妃来说,好不容易出现一个人,能医治她的富贵病,让她重新体验美味,管她冒不冒名呢。
冒名更好,是宫女更好,正好能把人调到自己宫里,专门给自己做吃食。
所以,事情捅出去以后,白佳·秋月等人非但没看到温吟婉受惩罚,反而看到皇后和贵妃宫里来人,对温吟婉礼遇有加,纷纷抢着要将温吟婉带走。
其他妃嫔宫里的,自然不敢和皇后、贵妃争人,见状忙离远看消息了。
唯独皇后、贵妃宫里的人,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这会儿遇到矛盾,更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笑中带着刀,谁也不肯退让。
后宫女人争宠,不会挑大事,往往都是集中在这些小事上发作。
大家心里清楚,有时候退一次,往往意味着退一辈子。
外面充满刀光剑影,皇后的人说皇后身怀有孕,又是中宫,贵妃理当退让;贵妃的人说贵妃先来的,皇后要抢人,那就是仗势欺人。
温吟婉在厨房里面磕着瓜子,一点儿不受干扰。
小宫女彩蝶偷偷问:“姐姐想去哪个宫?”
温吟婉逗她:“你觉得哪个宫好?”
彩蝶认真思考:“按理说,皇后比贵妃大,去皇后宫比去贵妃宫好,但我听说,贵妃比皇后受宠,在这宫里,受宠的妃嫔才有地位。”
所以,她也不知道哪个好。
温吟婉摇头笑:“但现在的问题不是好不好,而是,我若去皇后宫,得罪了贵妃,我若去贵妃宫,得罪了皇后……你觉得我能得罪得起哪个?”
自然是一个都得罪不起的。
彩蝶若有所思:“所以,哪个宫都不能去。”
温吟婉叹息着点点头。
“那怎么办?”
外头吵吵闹闹,吟婉姐姐也不能在里面躲一辈子啊。
温吟婉道:“等着吧。”
皇后和贵妃斗法,不是她一个小小宫女能掺和的。
大约皇上会派人来平息,康熙是一个合格的皇上,必然会重视后宫的平衡和稳定,如果她猜的没错,她最后的归宿,应是继续留在总膳房。
可惜,这次温吟婉却猜错了。
…………
乾清宫。
康熙正批阅奏折,底下人来奏禀,说是皇后和贵妃的人吵开了,他丝毫不觉得惊讶。
皇后有孕,后宫平衡被打破,自然不可能像从前一样风平浪静。
他心里大概有了决策。
向着贵妃是必然的,但得给皇后那边赏赐作为补偿……
不对啊,现在不是各地献贡的时间,她们吵什么?
从前皇后和贵妃争吵,多是为内务府那些限量的好东西,康熙已经习惯了,所以不免先入为主。
这会儿才察觉问题。
康熙放下折子,纳闷:“她们为何争吵?”
听闻是为了一个厨艺不错的小宫女,康熙脸色变得古怪。
他的皇后,钮钴禄·东珠,出身钮钴禄家族,大清朝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辅政大臣、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
他的贵妃,佟佳·仙蕊,出身佟佳家族,佟国维女儿,他的嫡亲表妹。
什么好人没有过,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一个小宫女,有什么稀奇的。
厨艺不错?
宫里厨艺不错的庖人多了去了,至于吗?
梁九功打量着康熙脸色,小心翼翼地试探。
“皇上,您可要从中调停?……”
他在催促皇上拿个主意,不论这个小宫女归谁,都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总之,不能再让皇后和贵妃的人吵下去了。
再吵,不像话。
康熙心里也清楚,本来吧,随便定夺一下就可以了。
人给贵妃,皇后那里再给点其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