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驸马探案录 > 第21章 葛家

第21章 葛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颜清越如实道:“晚辈想要去京城,先找个地方住下来,顺道今年下场,摸一摸深浅。”

“你已经过了解试了?!”葛敦满脸赞赏,“不愧是瑰奇之子!”

“晚辈不过侥幸罢了。”

“这就巧了!”葛敦拊掌,“需要这宝贝的贵客过几日也要回京,你们二人上路到底没那么安全,不如和他结伴而行?”

颜清越迟疑片刻:“这……会不会给那位贵客添麻烦?”

“怎会?”葛敦解释道,“那位贵客身患旧疾,就等着你这宝贝来了配药救命呢。你也算是于他有恩。况且,他学识渊博,你还可以请教他一二,对你日后科举可有大好处。”

再拒绝就显得奇怪了。

颜清越应下:“那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葛敦一脸欣慰:“你先暂且住下。”他让小厮将盒子拿走,又提点了几句,“那位贵人是我的堂兄,你唤他葛先生就好。我安排你住在他隔壁,记得多去拜会他,明白吗?”

在致仕前,葛敦就是从五品的秘书丞,权力不大,但职责很是重要,连他都如此敬重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颜清越应下:“晚辈多谢葛伯父点拨。”

葛敦摸着山羊胡,含笑道:“是个聪明孩子。”

在葛家安顿下后,颜清越大致打听了葛家的情况。

葛家如今在朝廷炙手可热。

只因为一人——丞相葛昭。

虽然自从今上登基后,以三省长官尚书令、门下侍中、中书令为丞相。

可是葛昭和他们并不相同。

这就要说到后周的建立。

先帝在起兵后不久就与世长辞,临死前托孤当时的丞相葛昭,让其辅佐今上恢复周室。

后数年,葛昭鞠躬尽瘁,对今上忠心耿耿,以一己之力一挽狂澜,恢复周室,建立后周。

先帝生前令今上“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今上也一直以“相父”称之。后周建立后,今上封其为忠国公,拜太师、太傅、太保,任尚书令。后丞相因为多年操劳实在无力参政而辞去尚书令一职位,隐居在家养病,只偶尔教导太子,其余政务一切不理。

可这完全不能撼动他的地位,至今,人人皆以丞相称之。

就连今上也在朝堂之上亲言“无相父则无周兴。”

也正是因为这一位传奇人物,葛家也算是鸡犬升天。

葛敦自然也沾了光,仕途一路平坦,直到五十六岁才告老还乡。

而他家的情况也很简单。

只有一个妻子,两个女儿已经嫁出去,两个儿子,一个在京中国子监任主簿,一个在外任司马。

家中只有老两口在,生活极其简单。

颜清越在房内小声和薛雁讨论:“这葛家的家风真是不错,丞相和他几个兄弟都不纳妾,这位远方堂弟亦是如此,难得啊。”

薛雁对那位葛敦也颇有好感:“看着倒是个老好人的模样。”

看着她一脸羡慕,薛雁忍不住说道:“你为何一定要退亲呢?柳自然早就对阿郎承诺过不会纳妾。而且他人品贵重相貌也是不错。”

“再好也不是我喜欢的,我才不要和不喜欢的人成婚。”

“你……”薛雁想到她的婚事就愁得不行,“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我没说他不好。”颜清越反问道,“雁姐姐,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人呢?”

薛雁想了想还是摇头:“不知道。或许是比我厉害,人品好的吧?”

“还得长得好。你要找就找最好的。”

薛雁学着她刚刚的语气:“再好也不是我喜欢的,我才不要和不喜欢的人成婚。”

颜清越哼了一声:“学人精~”

薛雁微笑:“我把你扔起来你信不信?”

颜清越飞快认怂:“我错了。”

不过说了这些话,倒让薛雁心里有了松动。

再好的也不是她喜欢的,若是让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她也不愿意。

“也不知道阿爹和阿娘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那么坚持……明明他们两个人过得挺好的。”

薛雁想到过往之事:“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

身不由己罢了。

暗处。

“甲六儿~我觉得小娘子挺可怜的。”

“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甲六面露鄙夷,“前几日那些人把你脑子打坏了吗?你发什么蠢?”

“我这不是……嘤嘤嘤……”

“你看到隔壁院子那个人了吗?”

“没有。”

“是丞相。”

“什么?!丞相怎么会在这里?”

“丞相的旧疾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

“那药岂不是就是给丞相用的?幸好小娘子当时带着颜青一起走,不然这药都保不住!”

甲六古井无波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人这辈子真有意思,种因得果。你说是不是,二十七。”

“不要叫我二十七!那是我第一次的排名,我是甲十甲十!!!”

京城内,一处深宅大院中。

精神烁烁的老人气得在屋内徘徊。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人还没有回来!”

和他容貌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男子弯下腰:“父亲莫要动怒,或许是……出了什么其他的岔子。那个颜青不过孤身一人,很容易就被除掉的。”

“最好如此。”老人一脸阴鸷,“随州那边的情况如何?”

“太子让肃王去了。”

“这蠢货还真生了只狐狸出来!”

“父亲,那计划可还要继续。”

老人眼神一凛:“当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那个陆行,好好的一个王爷,天天守着他那块儿破田倒腾,真是不嫌丢人!”

“父亲息怒,肃王这样也好不是吗?”

“我宁愿他花天酒地,也不想见他那副做下贱活计的模样!”老人气得满脸涨红。喘气都喘不匀了,“青阳县的情况如何?”

中年男子皱着脸:“唐天赐的死确实是因为那个叫做释空的和尚,县令已经审过了,说是因为唐天赐和两个义弟当年害死了那和尚的心上人,所以那和尚才心生报复。至于……唐天赐的儿子和夫人还有那些小厮都……都……”

“都什么!”

“都消失了,下面的人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任何踪迹。”

老人“啧”了一声。

中年男子连忙补充道:“不过,花郎君见势不对,将山庄一把火烧了。消息应该没有走漏。”

老人面色稍缓:“算他得力。以后别让他老往那些地方执行任务,此人目前还不能死。”

“孩儿明白。”

“那个柳自然……”

“陛下怎么都不松口,打着马虎眼。”

“真不知道陛下怎么会那么偏心一个小县令。”老人摆摆手,“算了,算了……”

中年男子这才直起腰:“那孩儿先告退了。”

“下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