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痛,心痛,手腕痛。
全是景南归为带她划船所致。
雁翎身子朝里躺在马车主榻上,思绪纷飞。
缓过劲儿后,她谁也不怪,当然也不怪她自己,只是有些无助孤单,心里空落落的。在以前她还能跟灵华寺里的小和尚叨叨,来到这儿,她愈发怀念以前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能来到这儿,但她不想来这里,想回去了,也回不去,只能在此度日。
雁翎委屈地瞥了下嘴,眼泪不争气顺着眼角划落,她将头往软枕上埋了埋,落泪无声。
她这么怕死的人,干嘛非要叫她变得勇敢,世上人万千脾性,却容不下一个怕死公主。
岂非可笑。
怪不得她能过来公主身体里,怕不是公主不愿承受骂桑强迫之痛,可是她在公主脑海里也没感觉到公主对此事计较。
真奇怪。
“冰块真有病。”虽然她谁也不怪,但还是要骂上几句,不然憋在心里要出问题的,雁翎极轻声嘟囔着骂人的话,坐在前帘外赶马车的景南归听不见。
景南归目光凝着正前方,一望无际的清绿草原托着他眸中冥思,霖珠台也乃脚踏竹木之地,小唯心境惬意,船只也是,小唯怎得忽而又如骑马那时害怕。
竹木高台,竹木船只,问题或许并非出在竹木上,而是落脚空感?
霖珠台虽高,却也脚踏地;船只虽也是竹木,却也是浮木,漂浮不定。
忽而一阵长风吹过,青草拂动,绿浪清脆。
景南归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找错了方向,才使得旧事重演。
他原本以为小唯不怕高台处,自然而然也不怕湖中船只,还妄想趁机拉近一把小唯和他的距离,这下好了,一朝重回她骑马被吓时。
不,这次小唯在岸边害怕蹲下,半分眼神都没分给他,恐怕是重回一开始她刚入府时。
也好,最起码他现如今完全知晓小唯怕死之声究竟在哪儿,日后暂且避开,等人完全信任她之后,再做定夺。
雁翎骂完,起身双手托着榻沿两侧,身后被一根天青色飘带束着的乌发,这会儿也跑到她左肩上,泄愤后,她抬手将自个脸颊泪花拭干,起身掀帘而出,抱膝坐在冰块旁边。
她不语,就静静坐着,不知是惋惜还是感叹,反正叹息声,景南归着实听见了。
景南归侧目相看,小唯一袭半见黄衣裙,和光同尘,不落遮挡物的前方明阳打照在她明媚侧颜上,是那么的明亮美好,让人感觉心静舒之。
这么美好的人踱在金光下,前世他常见。
都城西城后沿,有处矮小山丘,小到只能独坐,一昼白,小唯就静静坐在那里,看天边云卷云舒,从日出看到日落,连饭都没进。
那会儿小唯问了景南归一个问题。
“景哥哥,为什么国与国总争个不休呢,伤民伤财,一句出征,道尽了帝王的欲望和无奈,回不来的却是百姓的孩子,和平相处真的那么难吗?”
小唯说不出个所以然,心中却跟明镜似的,明白的很,知道多国纷争,弹指一挥,世间和平,得有一统天下之人出现。
景南归深叹一口气,“一统天下不知要死多少老百姓家中的孩子,这样有胆略谋识的人——”
北殇有过。
原本北殇这块土地上,全是为周遭小国奴役的百姓,民不是民,是用来耕田的牲畜,北殇王和王后,还有他的爹娘四人带着这里的百姓生生闯出了一条生路,这片青绿土地上,到处是血迹斑驳,在北殇立于世上之时,四人达成一致,此生只为护住北殇百姓,让百姓不再流血流泪。
后来,小唯三岁起,便渐渐被引之监国,剑无眼,战场上谁也不知谁会胜利,又是谁能活着回来,甚至小唯闲暇时,他也会陪着她多在宫外长街上走走,察觉百姓盈缺,急时调整策论,因此二人也被百姓誉为“北殇星玉”。
繁星美玉,普泽北殇。
前世北殇和乐,没有今生之痛,更不存在北殇先朝——周朝一说。
这定然不是前世北殇,他也不是重生回来,而是重活在一个同叫北殇之地。
同人,同貌,却不同命。
景南归记得明丞相前世监国,是在他听大周国的将领,也是大周国的太子高高在上所言。
“北殇将士请听,你们的公主自缢在前往大周朝和亲的路上,破坏我朝与北殇十几年和平,我朝讨伐北殇,理之应当。”
“如今北殇乃一介女丞相监国,识相的赶紧投降,不然,本宫倒要看看北殇无骨残军究竟能撑到何时!”
今生轨迹截然不同。
常言道:“宁有一桩错,不留半分瑕。”
正如景南归刚重活所思,北殇容不得一个怕死君王,他做的事,为得是永绝后患,到事成之时,他也走的不留遗憾。
马蹄踏过青草的声音窣窣,良久,景南归道:“微臣之失,让殿下担惊受怕了。”
“事后诸葛。”雁翎呲了冰块一句,她手往前地儿一抻,身子朝冰块那边近了近,清凌凌地眸色上全是质疑声,“景世子怎得以前不想着改变公主怕死之身,偏在公主及笄那日冷讽相待,甚至不惜用我身为公主都无法拒之的由头,来带我出宫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