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作文主题是父爱。
姜亿实在没有什么太多关于父亲的故事可以写,她咬着笔头,纠结着要不要随大流,写雨天送伞、没日没夜地工作这些几乎被用烂的套路时,脑子里灵光一现。
曾经的自己因为寄居在舅妈家,所以即使妈妈留在身边照顾自己,也还是下意识把舅妈家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即使她很想要和自己真正的家人表现亲密,扭捏之下,却还是无法做到像姜海那样肆无忌惮地撒娇和声讨。
十岁那年,因为任性地想要留在舅舅家,姜亿被逐渐失去耐心的爸爸扇了一巴掌。
清脆的巴掌声落下,姜亿整个人都傻了,只有脸上的皮肤传来的疼痛,提醒她发生了什么。脸上火辣辣的疼,却远没有心疼得厉害。
她像个提线木偶,被爸爸牵回了家。
她坐在沙发上低着头,爸爸欲言又止,最后颤抖着抱住她,声音里都是懊恼和悔恨:“对不起。”
做错事的人,企图轻描淡写地用一句“对不起”,将恩怨一笔勾销。
比起那一巴掌,姜亿觉得这声对不起更让她无法理解。
可是姜亿还是因为这句轻描淡写的对不起感动,至少在孰是孰非这件事上,她的爸爸显然比妈妈要明事理得多。
她没办法控制住对妈妈的恨意,所以只能从爸爸的身上寻求依靠。那一刻,姜亿才知道,可悲的从来不是被讨厌的人,可悲的是那些被迫讨厌人的人,就像在和妈妈的这场无形博弈中,可悲的人永远只会是姜亿。
别人还好好的生活着,有美满的家庭,未来也会有孝顺的儿子,可是试图逃跑的姜亿,只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恶名,被世人诟病。姜亿觉得自己一直处在一个令人为难的境地,向前一步是深渊,向后一步,也是深渊。
她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爸爸的那一个巴掌,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情绪。她很害怕,那一巴掌真的只是一时冲动,那样姜亿会觉得爸爸并不爱自己。所以每当她试图去思考那一巴掌下的深意,大脑的另一个声音就会站出来阻挠她,告诉她你想得太多了。
可是不管爸爸出于何意,她依旧可以用充满敬佩和爱意的文字,把他塑造成一个为了挽救失足堕落的女儿,而痛下狠手的男人,然后告诉读者那一巴掌下隐含着的伟大的父爱。
她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想的。
在自欺欺人这件事上,姜亿永远学不会什么叫吃一堑,长一智。
她用朴实语言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下这件事,加上恰到好处的删减、雕饰,然后很是牵强地把所有动机指向了父爱。然而,就是这篇连姜亿自己都觉得生硬的作文,再一次成为了范文,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被诵读。
你看,她塑造的故事,不仅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别人。
可是她在讲台上努力演绎着声情并茂,当最后一个字话音落下,她却一点也不觉得感动。心底的某处像被挖掉,空落落的。
这个看似真实真挚的故事,说到底,不过是主人公的自说自话。
姜亿和姜海的期中家长会很不幸地撞在了一块,妈妈也丝毫不出意外地选择参加姜海的家长会。
姜亿内心毫无波澜,好像这样的情形已经上演了千百万次。
可是当妈妈让姜亿问问舅妈有没有时间的时候,她却有些不情愿。她没有对开家长会有什么执着的情结,非要妈妈去参加才会觉得完整,才会觉得受到了重视。只是单纯觉得妈妈以前总让自己以后不要再麻烦舅妈,担心姜亿看似合理的请求会成为别人无法拒绝的负担,自己却又好像没少理所当然地麻烦别人。
大人的信誓旦旦和身体不力行,姜亿已经见怪不怪了。
周末在外婆家,她正盘算着要如何跟舅妈开口的时候,却出乎意料地见到了周序。
周序已经上大一了,学业并不算紧张,姜亿的眼珠在眼眶中转了半圈,当下决定改变策略。
她十分狗腿地给进门的周序倒了一杯水递上前:“欢迎回家,渴了吗?要不要喝水?”礼貌周到到像电视里经过严格培训的空乘。
周序挑了挑眉,立刻心领神会,接过水杯喝了一小口,就是不说话。
姜亿的眼睛眨了又眨,一脸讨好:“要吃水果吗?”
周序摸了摸自己的下颚,颇为认真地道:“嗯,有点想吃榴莲。”
姜亿抿着唇听着他胡说八道,他根本就不吃榴莲,每次闻到榴莲味道,都是一副忍不住呕吐的样子。所以就算舅妈是个榴莲的狂热粉丝,吃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开他。
有时候姜亿恶上心头,故意端着榴莲在他面前走过,又走回来,试图引诱他:“要不要尝尝?”
他嫌恶地捏着鼻子:“不吃,拿走。”
“真的好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他的眉头皱着就没有松开过:“你这话说得就像狗吃屎的心理一样,屎闻起来臭狗吃起来却是香的,那你要不要也去尝尝?”
姜亿瘪瘪嘴自讨没趣,不继续败坏彼此的胃口。
周序没再继续逗她:“说吧,有什么事?”
“你下周三晚上,有时间吗?”
“有。”
“帮我开家长会呗。”
周序闻言皱眉:“姜阿姨去不了吗?”
姜亿没说实话:“就是我没考好,怕被我妈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