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是个说个就干的人,第二天,盘下那间店面之后,她就先是回娘家,说动了自己的二哥陆二郎,让他同意过来打杂。
然后,她又连夜拜访了姜二嫂和姜三嫂,这妯娌二人一听说有钱可赚,自然是满心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
人员搞定之后,湘云就马不停蹄地上板桥镇置办东西。
铁匠留下一个硕大的锅灶,正好用得着,湘云就拿个皮尺,量好了灶台的尺寸,去买了一口大锅,还有六个大蒸笼。
以前在家里做糕点,苦于锅灶太小,只能蒸五十块,现在,她买的这个大蒸笼,一次足可以蒸一百块糕点。
然后,她又去了清流河边上的清流村,找了几家农户,跟他们说妥,每隔三日,都往她店里送一车柴禾。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湘云的姜记糕点铺就正式开业了。
开业那天,陆大郎,姜大郎姜二郎姜三郎每人买了一挂鞭炮,噼里啪里地在店门口放了。
这天上午,姜二嫂和姜三嫂就把摘好并且洗干净的满满两大篮子野樱桃送了过来。
然后,陆二郎就和妹子一起碾果泥,和面,劈柴。
四郎挽起袖子,也要来干。
却被陆二郎一把推了回去:“你去看你的书,这些活都不够我干的!”
四郎无奈,只得店面后面的院子里,关上店面通往铺子的后门,安心读起书来。
第一笼野樱桃糕很快就出锅了。
今天恰好是逢集的日子,街道上的行人非常多。
人们好奇地看着这新开的姜记糕点铺,有些人甚至还在店门前围观,可是,真正掏钱买的人,却少之又少。
陆二郎见状,不由得有些心焦,他冲众人笑道:“热呼呼的糕点,两文钱一个,要不要买一块尝尝?”
众人一听是两文钱一个,都纷纷道:“太贵了!一个肉饼才一文钱呢!”
眼看人群又散去了不少,陆二郎有些急了。
他扭头道:“妹子,要不,咱们也把价格降到一文钱一块?”
湘云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成,我的糕点只能涨价,不能降价!”
“可是,这都出锅好久了,还一块都没卖出去呢。”陆二郎急道。
湘云微微一笑:“二哥,别急啊,我这不才忙好吗,我现在就来卖。”
说完,她就拿起一把菜刀,又抄了四五块樱桃糕,放在案板上,切成一小块一小块。
然后,又把这些小块放在早已买好且清洗干净的白瓷大托盘里。
她又搬了一张高几,放在了店铺门口的显眼处。随后,推来院门,她对丈夫道:“四郎,你给我写几个字,写大些。”
“你要写什么?”
湘云想了想:“野生樱桃糕,免费品尝!”
四郎点了点头,回到房里,旋即拿了写好的大字幅交到了湘云手上。
湘云回到店铺,正好和面的大铜盆尚未清洗,上面沾了许多面糊。
湘云用手指抹了一些面糊,涂在字纸的背面,将那副字贴到了门板上。
这字幅刚贴上,就立刻有人围了上来:“怎么,这是要白送给我们吃吗?”
湘云点了点头,又想到,认识字的人,毕竟少之又少,随即大声吆喝道:“免费品尝了,新鲜的樱桃糕!”
登时,又有许多人围拢了过来。
湘云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递给一个中年妇人:“大婶,你尝一尝,不好吃可以不买。”
那妇人伸手接了过来,将糕放进嘴里,然后就道:“真香!给我来两块,我要带回去给我婆婆吃。”
湘云忙从蒸笼里夹了两块糕给她。
然后,又对其余众人说:“盘子里多的是,诸位可以自己拿去品尝。”
见她这样说了,一个年轻男子就上前从盘子里拿起一块,也尝了起来。
然后,他也连说好吃,然后又道:“给我拿四块,我带了回去给弟妹吃。”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品尝,不一会,就卖出了三十多块樱桃糕。
陆二郎见状,不由得喜出望外:“妹子,赶紧和面,今天咱们再蒸一笼。”
湘云道:“不用了,今天是第一天,马上就中午了,街上没什么人了,这笼糕点,是注定卖不完的。”
“那既然卖不完,为什么还有蒸那么多呢?”陆二郎不解地问。
“我有五十块,是送给固定的客户的,其余十来块,今天应该是能卖掉的。二哥,生意,是要慢慢做的,刚开始,是卖不了多少的,所以,也做不了多少。”
“固定主顾?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