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上京的朝臣都来送亲。
大家都哭了,不管是诸位朝臣,还是命妇女眷,大家都哭了。
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次和亲跟以往不同。
这次送往匈奴和亲的,是真正的公主,是皇上的亲生女儿。
送给匈奴,以换得汉朝的和平。
这是耻辱。
大家扯着衣袖擦眼泪,他们是真的难过。
尤其是几位老臣,哭得更伤心,他们不只是第一次送亲了,亲眼见证着大汉王朝的公主被送到匈奴部落,而且还要赔上无数的财宝粮食,这些都是汉臣懦弱的表现。
他们送过好几位公主,而眼前这一位公主,是真正的公主。这一次送真公主和亲,下一次,不知道匈奴还会提出怎样的无礼要求?
耻辱。
难过。
担忧。
大家百感交集,目送着大汉王朝的公主,启程。
车马启程,离开长安城,前往匈奴。
阿彘追着马车跑啊跑,想要追上姐姐,但是马车跑得太快了,阿彘追不上,还摔了个跟头,王美人把他抱了起来。
阿彘看着姐姐远去的身影,哭得伤心。
阿彘哭了,刘盈也哭了。
这天晚上,刘盈搂着阿彘,站在城楼上,一直望着南宫远去的方向。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阿彘的眼泪已经哭干了,湿漉漉的眼睛望着远方,带着对匈奴的恨意,带着对姐姐的不舍。
虽然说眼泪哭干了,但是,眼泪就是会控制不住地落了下来,他用手背擦了擦,没一会儿,眼泪又落了下来,他又抬手擦了擦,望着远方,无声地落泪。
阿彘这个样子,刘盈心疼。
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只是难过地跟着流泪。
记得大汉王朝第一次派公主去匈奴和亲时。
在高祖刘邦时。
那时,刘盈也是个小孩子。
也就十岁的样子。
和亲的公主,是从宗室当中选的。
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
第一次和亲的时候,刘盈身为太子,也去送亲了。
那场面,刘盈至今记得。
非常悲壮。
十三四岁的小女儿,抓着阿娘的手,一直哭。
不肯离开长安......
中途甚至跳下车马。
哭,闹,反抗。
没有人怪罪她。
大家只是哭。
骗她说,到匈奴当阏氏。
阏氏相当于王后。
骗她说,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然而事实上。
不仅再没回来过。
两三年之后,病逝。
到匈奴也不是当阏氏的。
奴婢都不如。
第一次和亲,大家都哭。
后来,我们好像习惯了和亲。
再和亲,公主们也都不闹了,只是哭着,认命。
朝臣们也不哭了。
仿佛和亲是应该的。
和亲是圣旨,不容反抗。
和亲是国策,不容改变。
他们没想到吧。
匈奴越来越猖狂,汉朝送的财宝越来越多,而维持和平的时期却越来越短,被送去的公主,活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如今。
骚扰边境,威胁汉朝。
真公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