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九夭身为无间阁曾经的首席之一,却也没有真正见过无间阁的阁主。
阁内大小事宜,都是经由奉雪大人手下汇报给主上,每位首席都有要做的事情,互不干扰,像她曾经就负责执行暗杀这条线。
她只和其中几位较于相熟,有的甚至都没见过。
对于宋泠,她始终抱有顾虑和警惕。
殿下怀疑宋公子是无间阁的人虽然尚且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万一真是无间阁的人,她假死背叛无间阁一事,要是败露会很麻烦,她死是小事,唯独不希望自己的事牵扯到殿下。
无间阁阁主到底是谁在江湖里也一直是个谜。
江湖关于他的传言如数家珍,各种各样劣迹满满的罪行,几乎都要牵扯上无间阁。
无不令人闻风丧胆,但只要出自无间阁的手笔,事情就没有办不好的。
且他们接任务的形式很特别,哪怕是个乞丐只要满足了他们的条件他们也能接。
所以在江湖上分成了大致两派。
一派极力推崇,另一派自然就是极力抹黑。
加上无间阁对这些传言也不去管,谣言总是比夸奖多。
她并不太建议殿下与无间阁牵扯过多的关系,这对于殿下名声,以及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叠加,不免会为她树立很多敌人。
殿下毕竟是实打实的帝女,若光明正大的与无间阁扯上关系。
名声上难免不会落人口实,以后要是一统大业,民心也难以所向。
…………
谢知渝吩咐了几个暗卫,在门外守着宋泠便随着带路的九夭离开了客栈,经暗线传来消息,他们在颜卿闲置的住宅处发现了一处隐秘的暗室。
本来想要先去会会这位颜昭楼的楼主,没成想那边传来急报,一定要她亲自去看看。
九夭替她把落在房间的佩剑也带了下来。
此剑是师父幼时就赠予她的拜师礼礼物,她给它取名为不染霜,剑柄处缀着一半并蒂莲白玉穗子,随着她的走动,穗子在半空中轻轻晃荡。
在京城为了装作只有几个闲钱的废物风流帝女,剑也只能当做摆设,可真不容易。
“九夭,你想什么呢?还是第一次见你这般失神?看路。”
谢知渝握着剑鞘的手腕翻转,在她即将与路人相撞的瞬间,先一步用剑将她拦下,将她拉到路边的拐角。
眼见四下无人,她也不用板着正经高冷的模样,她松了一口气,“呼,憋死我了。”
原主之前装的风流纨绔给她提升了不少难度,在外要装逼,对美人要高冷还得会撩,要不是她小说看的够多,还真的拿捏不好那个度,迟早给她搞成人格分裂。
这些事九夭心底也清楚,殿下本性恣意率真,即使时隔四年,她仍然忘不了少女红衣张扬骑在马背上朝她伸手的模样,然而她却为了东黎大业,不得不收敛性子,周旋朝中,逢场作戏。
她比殿下大了四岁。
每当看着她小小年纪,日夜颠倒的生活作息处理事务,还要应对暗处隐藏的危险,不是每次都能平安无事化险为夷的。
有时她倒想着殿下要是自私一点就好了。
也不用像现在那么累。
她们私底下更像是朋友,而不是主仆,殿下丝毫没有那些王公贵族的架子。
她性子热闹,再累再难,眼里也有着对未来的向往,选的路却是最难走的。
“属下只是有些疑虑罢了,殿下不必挂心。”
九夭在外面还是时刻谨记她的身份,板着清秀小脸一丝不苟的道,殿下看起来挺喜欢宋公子的,她还是先不要说这些惹她烦扰的事了。
其实就算是九夭不说,谢知渝也知道她担心的无非都是关于她的事。
从她的记忆里可以得知她是九夭的救命恩人,消失几年带着精通各类暗杀的本事回到她身边,其实只要原主愿意的话,追根究底也是能问出来她的真实身份的。
原主并没有选择去过问,这点倒是颇为符合她的作风,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隐私的权利,既然人家不主动说,她自然也不会去强求。
她是装的正经,九夭是真的正经。
“这没什么不能问的,我也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合作的事我会再考虑,至于宋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谢知渝朝她灿然一笑,“走吧。”
殿下总能读懂她的言外之意..........
九夭跟上少女红衣潋滟的背影,恍然间想起那封在炭盆里被烧了一半的书信。
东篱束缚了殿下太多,她本不该困于这里..........
——
颜府旧宅主卧暗室。
眼前惨烈之景令人发指,数不清的人类头骨被堆放在中间的巨大黑色棺材。
九夭守在暗室入口,她只对杀人擅长,为了不给殿下添麻烦,只能在远处等候。
谢知渝此时正戴着手套面不改色的在那边拨弄这些头骨,这些头骨甚是奇怪,它们都缺了颅骨顶端中间的那部分,平白无故的,这些能用到什么地方去呢?
棺材周围散落着不少桃红色粉末,她蹲下拿出手帕,包了一点收好,打算送些回去给姜岚看看。
谢知渝站起身再次环顾了一下这间布满灰尘的石室,这里应是许久没人来了,如此多的头骨,却意外的没有令人作呕的异味,反而带着浅淡的熟悉异香。
这间小小的石室只是他们找到的其中之一。
承载着无数为长生献祭的苦难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