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连命都不要。
那里的县令一职,据她所知,已经空置近五年无人敢任职,毕竟谁都不想去那个疫病四起的地方当冤大头。
当然不乏有人关心这件事,也有想上任的,但呈上去的奏折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打回来,无人问津。
一开始,疫病问题并不严重,死亡率也没有那么高,直到如今再也盖不住,各地也逐渐开始出现不同的蛊疫症状,事态逐渐严峻,再也盖不住,一时之间民怨四起。
上奏的人一多,皇帝再装看不见难免会引起许多老臣不满,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不可随意乱杀,影响朝政在这样的空架子上继续顺利运行,才不得不重新把这档子事提上日程。
谢知渝:“对此,亲王有何指教。”
江慕的视线转而移向了那篇小楷红字,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道,“这就是本王要说的重点,许多来了东黎潜伏的暗使,大批量消失,疫病一事久久未得进展,难免引起民众恐慌,故本王得圣上密旨,亲自前来调查。”
“这则不到十行的小字便是关键亦是本王来到这里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诡异之处。”
谢知渝这时才重新认真打量起了这则,并不怎么起眼的客栈入住须知。
她在现代看过的这类规则怪谈小说,玩过的密室也不少。
而这则古代版的规则怪谈,她之所以对此并不怎么上心有部分在于她还算了解,另外一部分则是因为实在太基础了,骗骗古代这些普通老百姓倒还好,于她而言简直无关痛痒。
客栈入住须知共有十条。
一、丑时,不要独自一人待在屋内。
二、寅时,不要碰红色的东西。
三、卯时,不要去地下室。
四、辰时,不要离开客栈。
五、巳时,不要去那里。
六、未时,不要碰玉石。
七、申时,不要听黑衣人说的话。
八、酉时,不要吃骨头。
九、戌时,不要吃肉。
十、亥时,不要喝酒。
非常普通的十不要守则。
如果把这则客栈须知单纯看做与时辰相关,正常来说一天有十二个时辰,道理上来说应该也是需要对应十二条守则的。
但很显然,少了2条,分别是子时,和午时。
古代没有什么几点钟的观念,可能不会想那么多,但放在现代的逻辑思维来说,其实差别还是挺容易看出来的。
子午唯一的共同点无非都是刚好时针转一圈回到12这个点。
讲的玄学一点就是,子夜,阴气最重;午时,阳气最重。
一阴一阳,稍微联想一下都能凭空捏造出一大堆的忌讳和禁忌。
而且不要二字更加营造了一种刻意制造的恐怖氛围。
人向来都是趋利避害的,未知会不断加深人们对事物的想象,增强恐惧的心理。
特别是放在东黎现在的整个社会风气都特别低迷的状态。
这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迷信现象。
当一个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日渐衰落,繁华不再,百姓从以前富足,年年有余的生活,变的入不敷出,不得不靠着天时地利吃饭。
加上皇帝对长生的迷信,大肆招揽能人异士,民众也为了顺应所谓的天子之意,刻意模仿跟风。
人的思想也会不自觉慢下来,思维固化,有心利用这点之人,只要说一些夸大其词的话,制造一些“鬼神”巧合,说话点到为止,也不需要多少人亲眼看见,只需要有一个人知道就好。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自然信的人就多了,赚钱的机会不就轻而易举的来了。
这家客栈很显然就是利用了这点,以掩盖背后的残忍真相。
就比如。
“玉骨酒。”
谢知渝和江慕同时轻声开口,两人心照不宣的看懂了对方眼中的言外之意。
这也是她很大程度上,同意与江慕结盟的重要一点。
虽然在今天之前他们两人素未谋面,但在刚刚那些短暂的交谈下来,谢知渝意外发现他们两人在某些方面,倒是显得颇为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