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张了张嘴,以为自己听错了,然后吃惊地看着妫随,不解地问:“随儿,为什么?有事吗?”
妫随咬了一下嘴唇,红着脸说:“母后,随儿要嫁给息侯,你快去让叔父王把他叫回来。”
妫随此言一出,屋内安静,众人惊得张着嘴,不知说什么好。
妫随却又催王后:“母后,你快去啊!要不然,他……他可要出城了。”
王后稳了稳神,急忙说:“好好好,随儿,你先回公主府,本宫这就去找你父王。”
妫随双眼盯着王后,王后告诉她,自己收拾一下就去见大王,妫随这才转身走了。
看着妫随离开的背影,众人都窍笑叹息,却没一个开口说话的。
旁边的赖夫人轻咳一声,笑道:“王后,今年是不是我陈国的幸运年?我们这三公主也真够率性的啊!”
王后叹了口气,道:“你们忙着这儿的,本宫先去找大王。”
……
息侯带着随身侍卫出了宛丘城。绕过桃花山去往西南,便是蔡国。走到桃花山下时,息侯竟忍不住往山上看了看,漫山遍野的桃花正灼灼地开着,风一吹,空气里全是桃花淡淡的清幽之香,他突然就产生了一股冲动,一股到山上看看的冲动。
有了这股冲动,他便想付诸行动,但三个大侍卫都表示反对,侍卫长林青急忙说:“大王,我们须要在陈国大公主出嫁前去到蔡国,切不可再因它事而耽误。我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与蔡国交好。”
息侯无所谓的笑道:“寡人知道,见到这样一座山,满山都是桃花,寡人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定要上山去看看,我息国可没有如此美丽的山。走吧,不用绕过此山,翻过此山,不是一样吗?”
侍卫长林青让几十个侍卫绕过山,到山那边等着他们,只他们三个大侍卫护着息侯上了山。
每年三月,宛丘城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在迎神日登桃花山祈福,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日已到正午,所以山上人并不多。
主仆四人一边走一边欣赏,还时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心情格外舒畅。及至半山腰,转过一个山墙,入眼处便桃花庵。
看着那掩映在桃花林里的庵,息侯笑道:“真是极致,在这桃花山上居然还有桃花庵?也是啊!唯有这样的山才能配上这样的庵啊!进去看看吧!”
林青急忙说:“大王,使不得,庵是出家女尼修行之地,我们四个大男人进去,总是不合适的。”
息侯笑道:“无妨!我们只是进去跪拜一下神仙。我相信上山来的游众也定会到那庵里去跪拜,既然有庙庵,定会供奉着仙人。”
三个侍卫只好跟着息侯进了桃花庵。
适值众女尼正在后园之外的空地上接受觉慧师太的教诲,每年桃花山上的桃花一开,宛丘城内的人基本都会到山上来赏花跪拜庵内供奉的女娲娘娘及其他众神,所以,每年桃花盛开之时,也是桃花庵最忙的时候,每忙一段时日,师太便会给弟子们上课,为的是让众弟子能更好地接待山下信众。
已近中午,山上的游人几乎走光,师太让妙空召集众弟子去后园讲话,前院里只留下了两个年纪较轻的小尼看着。息侯三人进庵门,两个小尼在树荫下玩斗棒游戏,没看见他们。
林青刚要去问话,息侯朝他摆了摆手,四人绕过那两个小尼,直接进了殿,逐个殿拜了一番,刚要向后院走,突然看到一块牌子立在旁边,上写:“信众止步!”
林青忙低声道:“大王,我们回吧!”
竟不知为什么,姬残星却没管牌子上写的,他觉得有股神奇的力量似乎在牵引着他,让他不由自主的抬脚向后院走去,三个侍卫只好跟在后面。
一进后院,他们才看清,原来是女尼居住休息之地。
后院很大,周边是一间间的房屋,正中是一个不小的花园,花园内一座小山,山下一座凉亭,亭旁边是一个水塘,里面有水有鱼,旁边是几株桃树,正开得艳艳,还有几株柳树,已见嫩黄之色。
息侯本想立即转身离开,可亭中一女子却将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驻足而望,那女子一袭粉衣,正背对着他们坐于亭内,亭内是一古琴,悠扬的琴声自女子手下飘出,旁边站着一位绿衣女子,正面带微笑的专心地听着。
息侯跟三个侍卫如同被施了法般,定定地站着,听得出了神,那曲子太美,太令人心神舒畅,在阳春三月里,在桃花盛开的桃花山上,在世外桃源般的庵里,听上这样一首美妙的如同天籁般的曲子,真如进了仙境一般。
姬残星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不用看,他能感觉到,那位粉衣女子一定极美,极俏,说不定就是他的命中之人。否则,自己为什么会大中午的跑到桃花山上?还违反庵规的跑到女尼居住之后院?答案就在这里,那位粉衣女子。
姬残星咽了口唾沫,呆呆站着,静静听着,面上云淡风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