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们,列车前方到站……”
高铁报站声响起,车上的人们纷纷起身去寻找自己的行李包裹。
“真是,半年没回来感觉真成旅客了。”
笨重的行李箱被主人从架子上取下,刚出站台,深呼吸一口,“嗯,空气还是这样,多呼吸一口都要干的出血了。”
半年没回来,老家的高铁站台阶上都铺上了软垫,邱霖惆怅的想着她以前拎着箱子爬楼梯受的那些苦算什么。
“霖霖,这。”
邱父站在接站口,挥着手招呼着邱霖向这边看来。
“爸,不是说了不让你俩来,我打车回去多省事嘛。”
虽是埋怨的话,但怎么都听得出话中满满的想念。
县城的地方就是小,邱父的同事有来接站的,还凑过来问了一句:“呀,霖霖长这么大了,学校放假了啊?”
“哪有,霖霖上班,这是过年回家呢。”
那同事打了几句哈哈,转过身背后开始琢磨:“大城市公司放假这么早……?”
邱父顺手接过行李箱,拍了拍箱子上蹭到的灰,“没事,咱们家又不是没车,非打车干什么,高铁上人多不多?”
“不多,到咱这都没几个人下的。”
“你看你这瘦的,在外面肯定没吃好,你妈在家里念叨好几天你要回来呢。”
“哪能呢,我都胖了好几斤。”
回了这里似乎什么都不用愁,箱子有邱父帮忙搬,回家有车接,开门就有饭吃。
邱霖系上安全带坐在副驾驶,熟悉的街口,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味道……
她突然想起短视频上大家都说,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
车轮碾过新修整过的马路,邱霖望着窗外倒退的广告牌。
原先卖化肥的店铺变成了连锁药房,连她这县城都有了自助奶茶机。
“……谁把这破玩意引进来的,那边忽悠不到人,上这忽悠来了是吧。”
邱父把车载广播调到交通台,主持人正用播报前方路段。
推开院门,隔着窗户玻璃就看到邱母在厨房里忙活着大餐。
“妈——我回来了!”
餐桌上码着三盘不同颜色的饺子,白面、菠菜汁、紫甘蓝染的皮,是小时候生病邱母为了哄她才会做的彩色饺子。
饭桌上三人倒是默契的没提邱霖翻窗逃跑的“恶行”,其乐融融。
次日清晨,邱霖两眼一睁就要翻身起床洗漱,骤然想起早就辞职很久了。
原本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摸过手机一看不过六点半,正准备舒舒服服窝回被窝,却听见厨房传来刻意放轻的响动。
“妈,干嘛呢,起这么早?”
套上睡衣又踩上毛绒拖鞋,推开门,厨房里邱母正踮脚从吊柜取枸杞。
“醒这么早?再去睡会儿,小米粥还得焖半小时。”
“我来吧妈。”
邱霖摇摇头,接过她手里的东西走去厨房的水池。
工作日,邱父邱母还没到退休的年纪,自然是到点要出门上班。
只有她赋闲在家,有时候睡到日晒三杆,有时候中午点个外卖。稳定的作息,放慢的节奏,近半个月都如此。
这日刚睡醒,顶着鸡窝头的邱霖看到邱母在微信上的留言:
【霖霖,睡醒了买点酵母,再把面发了,晚上揉馒头】
大半月没出过门的人终于换上了外出的衣服。
刚出了大门,天上零零散散的雪花就飘了下来。
“下雪了?稀奇。”
胡同口小卖部的王婶正在往玻璃罐里补着话梅糖,见她进来,往衣服上擦了擦手:“哟,霖霖什么时候回来的?”
“婶,我这休年假呢,刚回来两天。”邱霖溜达到货架抓了两袋酵母结账。
王婶扯了个塑料袋把酵母装在里面,又往袋中塞了把瓜子:“你们年轻人现在放假真早,我家小子说他们公司除夕才……”话没说完就被邱霖打断:“好啦婶,我回家了回家了。”
“哎,你这孩子。”
抱着战利品往回溜时,手机突然在兜里震起来。
微信通讯录冒出个小红点,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金怡。她的大学就选在了这里,邱霖选了H市的大学,消息也就渐渐发的少了。
【邱霖?怎么现在回来了?】
还没空出手回复,就听见那边拐角熟悉的声音传来:“真是你啊?我还以为看错了呢。”
这见面的场景有些尴尬。
原本打算速战速决的人根本没考虑梳头,炸出来的头发让邱霖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手握成拳在唇边轻咳一声:“咋,最近这还出了个和我长的像的啊?”
“回来也不说一声,真是感情淡了。”
金怡摇摇头,故作伤心的模样。
“又和我装,戏精。”许久没见的尴尬被这出“大戏”打断,裹挟着回忆的温暖冲淡了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