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回以左诗一个悲悯慈悲的笑。
左诗眼中含泪,默念着祈祷之语,心下是惶恐与期盼之情交织着。但左诗知晓,无论忠奸善恶,跪在佛祖前,皆是如此光景。
左诗站起身,丫鬟走上前扶着她的胳膊。
“王妃,您今日出府太久,若再不回府,恐嬷嬷们动怒。”
“嬷嬷们?”左诗一笑:“嬷嬷们不是都已经回宫了吗,哪里还有人管这些。”
丫鬟反应过来,立即伸手自扇一巴掌,白皙的脸颊,登时红了一大片。
“奴婢知错!是奴婢脑子不灵光,记不住事,胡乱多嘴!惹您不悦!”
“这是做什么,好好的漂亮脸蛋儿,何苦扇它?”左诗拦下丫鬟,又问:“说来也怪,嬷嬷们走后,你们服侍起我怎么较平日更紧张了呢?”
丫鬟并未答复,只道:“不曾。”
左诗皱眉,不再多问。正预备回府,却听得身后传来一句老者急切的呼喊声。
“王妃!请王妃止步!”
左诗转过身去,那位老者发须尽白,眉目间一派慈祥和蔼之气,全身一番住持的打扮。
“不知您是?”
“参见王妃,老衲乃是轮因寺新的住持。”
左诗有些不解:“新的住持?原先那位……”
住持笑笑:“已去云游天下了。”
“是这样。还不知您唤我所为何事?”
“乃是小事。只因寺里近来准备修缮因多年洪灾而损毁的房屋,将使用您的香火钱。钱财数量颇多,老衲想与您商议一番,问问您的意见。不知您现下可方便随老衲同去寺中议事?”住持说罢,将目光移到一旁的丫鬟身上。
左诗会意,当机应允,吩咐丫鬟道:“你们于此地等候,不得乱走动,我速速归来。”
“还请住持带路。”
左诗跟在住持身后,来到一处房门紧闭的房间外。
“请。”住持道。
“敢问住持,是何人欲与我在此处相见?”左诗虽观住持不似贼人,还是有些提防。
住持一笑:“自是光明磊落之人。”
住持说罢,便拂袖离去。
光明磊落之人?左诗犹豫片刻,抬手,推开了房门。
“参见王妃。”三人一齐道。
果然。左诗证实了她心中的猜想。
左诗欠身行礼:“多谢魏大人。”
魏初摇头,佯装困惑,道:“王妃何故来谢下官?”
左诗笑道:“公堂之上,沈先生历数沈蒙罪责之时,有意隐瞒了一些。我想,应是玉韶的意思。而玉韶护我心切,虽知您本意便是保我,为求万无一失,她必又将我二人过往向大人详述,陈我善念,以期您助她。”
“而您选择保我,起初不过是为皇室颜面,待查清我底细后,才是真心相助。并且,您应当对查到的信息很满意,不然今日不会邀我于此地相见。”
魏初一笑:“这世间女子,真真是千娇百媚,玲珑心窍。”
“大人过誉了,比起真正的玲珑心窍,我不过献丑罢了。大人此番,当是有话问我,来寻谜底。”
“那不知王妃以为,下官带来的谜题又是什么?”
左诗伸手,指向一侧的陈词:“一黑。”又指向另一侧的白清柳:“一白。”
最后指着一身青冥色常服的魏初:“黑白之间。”
陈词与白清柳瞧着自己的衣服,一副呆呆的样子。
“好一个黑白之间!”魏初心底生出几分敬佩:“世人多道女子以容貌倾城,国色天香者为尊,下官倒不以为然。”
左诗笑着反问道:“那依大人之言,四国四美人可算虚名?”
“四国四美人,自非虚名也。其四人之美在于:居安贵妃政见独到,镜樾公主驰骋沙场,天渊上医济世救人,临水女官为民请命。”
左诗赞许地点头:“人之美,远不在外。世间男女,皆各有美之所在,何须论外貌高低,轻人心善恶?”
魏初弯腰轻鞠一躬:“王妃所言极是。下官受教。”
白清柳听着二人的对话,默默地点头附和。
一路行来,他见过长公主,见过吴梦前辈,见过沈姐姐,见过彩儿,见过应王妃。每个女子身上,都是独属于自己的力量,挣脱着种种束缚,不断向上绽放……
他也遇见小魏大人,遇见陈词,遇见太子殿下,遇见沈先生,遇见各种各样的男儿……他们身上,亦是不同的风采。
世间芸芸众生,千种悲喜加身,作万般态。
“那下官的谜题,还望王妃指点。”
左诗并未直言,只兀自感叹道:“应州的夏,到底不如冬。冬日里头,黑夜宁静而漫长,更能使人安心入睡。”
魏初心下了然。
陈词和白清柳还是呆呆愣愣地立在一边。
“大人想必已经有了答案,我先行告退。”左诗道。
左诗不紧不慢地行至寺庙外,丫鬟护卫们立在原处,丝毫未有移动。
“回王府。”左诗进入马车。
“是。”
左诗走后,魏初的脸色也严肃起来。
“将军,眼下是……”陈词询问魏初的意思。
魏初对着左诗走远的方向,道:“继续查,加大力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