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一个充满诗意与收获的季节。
一家坐落在城市一隅的书店。
书店外墙的大面积玻璃窗上方,挂着木质招牌,整体营造出复古的氛围,意在放慢人们的生活节奏。室内书架根据主题分类码放层层书籍,立体标识坐落在书架的顶端。
一颗白色脑袋与绿色毛球挤在某排整齐的书架中间。过道宽敞,与其他客人的交集不影响彼此寻找书籍。
纸张与印刷墨水的独特香气在鼻尖萦绕。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从哲学理论到科普读物,霖把能推荐的都给五条悟罗列了出来,猫猫听得双眸含光,晶莹剔透。
五条悟抱着一摞书来到书店的统一阅读区,点过餐后,窝在柔软的单人圆形沙发里等待自己的饮料和甜点。
店内的女客多,对主人与宠物的组合纷纷投来视线而不会上前搭话,各自留有空间,伴着角落里一台老式留声机悠悠的音乐声,重新投入知识的海洋。
与猫猫分食完三角蛋糕后,霖抱住前者的脖子,用小到非术师无法捕捉到的分贝交谈,分析情感历程。
照儿童读物的情感萌芽形容,五条悟大抵是攀登在人生的三岔路口,遭遇雷暴天的突袭。
一道名为狐狐的闪电劈开了面前的苍天大树。
从树的中央,一分为二,眼见它庞大躯干倾斜倒下、眼见它繁枝茂叶烧成碎片。
那一刻震耳欲聋的巨响,惊得五条悟不知所措。
歪着一半身子的大树摇摇晃晃,艰难支撑着求生的本能。
它还活着。
在五条悟的注视下,从断裂的体内抽出新芽。
有什么,在五条悟的思维中破壳。
或是,跨度大一点,照哲学的角度探讨,大抵是心理映照和存在主义的产物。
霖拍着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只有相互都抱有善意才是【友爱】,人的行为又能衍生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爱】:有用的、愉悦的、善意的。第一种即是跟杰辩论过的需求之【爱】——因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而喜爱。”
霖的眼中得意毫不掩饰:“杰不是哦。”
五条悟抬手往肩上的绿色毛球弹了一下。
第二种以快乐为基础。一旦任一方的有所改变,【友爱】便易如风中残烛。
单有前两种,【爱】是不具备持久性的,此点同样是马克思对【爱】的要求的剖析之一,另一为排他性。
第三种真正完善的【友爱】,囊括值得爱的三大特征——对彼此而言,双方皆为善意的、令人愉悦的、有价值的,得其所好、回其所好。
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启程,能一路直达尼采【爱】的理念,两相激荡,火花四溅。
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更是力量和欲望的结合。
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追求。
【爱】着朋友的人就是在爱着自身的善。
【友爱】平等。
“是两具不同的身体里住着同一个灵魂,强调情感的统一性和共享本质,可以解读为保持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精神更高层次的统一。”小鹦鹉的目标就是给猫猫安利狐狐的友爱观,让这对挚友如异体同心!哐哐一阵灌输,嗑嗑嗑。
五条悟捧着书沉思道:“两具灵魂共用一具躯体,那究竟是老子的灵魂赢了?还是杰的灵魂赢了?”
霖:“?”
都照猫猫这样读书,那还了得?
重点是这个吗?
“重点是友爱的前提得先有好感。杰已经做到了…”霖一副长辈拳拳教子之态,目光慈爱得猫猫不由认真翻着书页应付回答。
圆润的指尖轻轻拂过书中一段话,五条悟眉梢都跳了一下:“被爱的感觉十分接近于多数人所追求的被授予荣誉的感觉——哇,杰果然好崇拜老子,难怪老子成天感觉备受注视。”
霖:“……”那个字烫嘴是吗?
猫猫墨镜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状,纯粹的甜意自扑闪的睫毛飞跃,让人为之心动地跟着明媚起来。
小鹦鹉用翅膀给自己的脑袋来了一下,谨防美貌陷阱,跳到书上踩着某段话:“悟,你看这里也写了——爱者的快乐在于注视被爱者,被爱者的快乐则在于爱者对他的注视,爱者和被爱者的【友爱】如果不是从相同的事物中得到快乐,那当注视不再给爱者快乐,被爱者也再得不到爱者的注视。即【友爱】得是双向奔赴。”
五条悟凝视着前方,双唇微启,似乎千言万语涌至喉咙,却终究不知该如何启齿。
这个迟疑的过程不消几秒,仿佛有一道光芒穿透了黑暗,从苍蓝的瞳孔中迸射出来,紧锁的眉头舒展。
把书合上,他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般的坚定,买下《尼各马可伦理学》,带小鹦鹉离开书店:“老子想到绝佳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