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学?
方思和心中咯噔一下,下意识看向徐荷叶。
是她吗?
“这次的基础题以及文言文阅读理解,只有这位同学全对,拿到了满分。而且她的作文也写的非常好,只扣了一分。”
基础题全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全对,这基础得多扎实啊!
作文只扣一分?
怎么可能?
毕竟大家都做了十几年的学生,非常了解老师们改卷的习惯。作文轻易不给满分,再好的文章也要扣一分,以免学生太骄傲。
作文扣一分,就意味着这篇文章几乎等同于满分作文。
“徐荷叶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讲讲这篇古文。”
徐荷叶站起身,慢慢道:“这篇《大道之行也》,摘选自《礼记》。讲的是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大同世界的理解……”
倪壮点了点头,满意道:“坐下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徐荷叶同学讲解的非常好,我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不过老师想提几句额外话,大家觉得我们身边哪些政策体现了这篇古文中的思想?”
“福利院,养老院,残疾人优待政策……同学们说的没错,这些政策都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见,优秀的,好的思想,即便延续千年也不会过时。”
“一九五五年,我们伟大的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大家是否知道求同存异一词出自哪里?
没错,也是《礼记》。
《礼记·乐记》写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可见过于强调同或者异都是不好的。求同存异,才是正解。”
“同学们,我们学古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答题,更重要的是学习到那些优秀的思想,并将其内化成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
“这节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品性才德,就如同周总理一样。”
倪壮说完,下课铃声刚好响起。
他收起卷子,笑了笑:“知道你们都急着去食堂吃午饭,老师不做那扫兴的人,好了,现在下课,大家都吃饭去吧。”
徐荷叶看着小老头的背影,猜到他定然是看到课间时,她与方思和的争执了。
徐荷叶嘴角微微翘起,小老头心还挺好。
下午的数学课和英语课,徐荷叶依然拿到了很好的成绩。大家这会儿才算是对这个外地来的转学生有所服气了。
人类的本性就是慕强。
学生同理。
当一个人足够优秀,在专业领域足够强大,旁人才会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