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秋天,总是来的迟缓而克制。天气仍旧温热,树叶却在悄悄变黄,风偶尔吹过,轻轻地掀动湖面的涟漪,如同某些藏在心底的情绪,细微,却无法忽视。
杨琳站在教学楼前,低头看了一眼新领的课程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纸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选课的事情已经定了,她按照沈奕的建议,挑了一些扎实的基础课,没有跟风去选那些“容易混学分”的冷门课。她向来谨慎,从不喜欢走捷径。
她合上课表,走向图书馆。
图书馆门口,沈奕已经站在那里,背着黑色的单肩包,低头看着手机,阳光落在他侧脸上,削出了分明的线条。他似乎察觉到她的靠近,抬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来得挺准时。”
杨琳没说话,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并肩走进去,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的纸张味道,静谧而安稳。她挑了一本《金融市场基础》,翻开书页,阳光从玻璃窗外倾洒进来,落在纸张的棱角上,像是光的注脚。
沈奕在她对面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他的论文。他的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很轻,却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像是流水缓缓敲打石面。
图书馆里安静得几乎能听见呼吸声。杨琳低头,静静地看书。可不知为何,她的注意力有一丝恍惚。
她的余光偶尔会落在对面的人身上,看到他微蹙的眉头,看到他低头思索时指尖无意识地转着笔,看到他偶尔揉了揉太阳穴,眼神微微发沉。
她想起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他站在宿舍楼下,声音低沉,语气温和,像秋日湖面的风。
“有事可以找我,学长能罩你。”
他并不是个轻浮的人,也不会对所有人都这么随意地抛出善意。他的温柔有选择性,不是无差别的慷慨,而是经过筛选的在意。
杨琳的手指轻轻翻动书页,忽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揣摩这个人。
她从不习惯关注谁,更不擅长解读别人的情绪。可沈奕身上,似乎有某种特别的东西,让她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