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柏山爬起来,将灯笼里灭掉的香烛重新点燃,提着灯笼查看山洞内的情况。
其他书生纷纷扯下斗篷,结成一股绳,全部进入山洞后,再将斗篷解开披在身上。
山洞内,有三条石道,前面都有风,各自通往不同的地方。
书生们没了主意,“这……这该怎么走?分开行动?”
张恒远摇摇头,“不行,我们人太少,分开反而容易出事。”
陆柏山把手里的灯笼,递给张恒远,从怀里拿出三枚铜子儿,放在掌心。
“拋钱问路,遇事不决神仙来救。我虽不信神仙鬼怪,但架不住这群江湖人,个个武艺高强能飞檐走壁。”
陆柏山说完,将三枚铜子儿叠在一起,正面朝上拋向空中。
三声清响,铜子落地。
书生们弯腰凑过去查看结果,两正一反,不知何解?
陆柏山皱眉,将铜子儿捡起,指向最左边的石道,“往这边走。”
书生们拿着剑,纷纷往左边走,陆柏山留在队伍最后,将手里的铜子儿,放入左边石壁的缝隙中。
张恒远凑过来看。
陆柏山与他解释,“拋钱问路,问完路,当然要给钱。……就当做个记号。”
张恒远点点头,“陆兄懂得真多。”
陆柏山提着灯笼往前走,“我爹教的,他常说,要对山川河流有敬畏之心,遇事莫慌,多问多学。老学究就是这样,说什么话都像打谜语。”
张恒远眼睛酸涩,“你们父子俩的关系一定很好,都说虎父无犬子。”
陆柏山笑了,“我爹可比老虎厉害多了,连我三叔都挨过他的手板儿。”
书生们迎着石道走,七弯八拐,上坡下坡,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火光,一起默契将灯笼里的烛光熄灭。
守门者是两个彪形大汉,石壁上油灯的火光随风摇晃照在身上,表情忽明忽暗,凶神恶煞,看起来没有人气儿。
书生们把剑拿出,看向后面的陆柏山,那意思明显是想硬碰硬。
陆柏山有些无语,带着张恒远走到前面,伸手让书生们往后退,“先保存实力,将人引走。”
陆柏山在地上捡了块石头砸向后方,书生们纷纷挨着石壁一动也不敢动,守门者跟着声音去查探,书生们进入另外一条石道,躲过搜查再往前走。
很快,石道越来越宽阔,不一会儿就进入到一个溶洞内,溶洞内石头很多,是绝佳的掩体。
书生们躲过一轮又一轮守门者,终于来到石洞最里面,可惜没不见重要的话事人,这里好像是个中转站,旁边就是石拱门通向外界。
陆柏山带着人全部走出去,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九姑娘后山脚下,对面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
天蒙蒙亮。
陆柏山见小溪对面有条小路,带着书生们淌过去,“跟上,后面的跟上。”
他们跟着小路一直走,不一会儿就看见路边竖着“九龙湾”石碑,再走几百步,就看见对面的九龙山。
九山环抱,双流交汇,地势奇险。
陆柏山看一眼,就知道这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屯兵屯粮易守难攻。
“我们到了。”
陆柏山带人走小路下去,河面最窄处果然架着座独木桥,书生们歪歪斜斜走上去,有惊无险全部通过。
对岸是石摊,地面全是雨花石,看不出路往哪走,书生们分开行动。
“这里,这里有个石洞!”
“嘘,小声点……”
“这里就是魔教总坛吧,看,石壁上贴了喜字,有人要成亲!”
书生们找到路口,进入山洞,前面无人把守,想必这里的路口并不重要。
的确,这只是某条撤退路线,平时没人进出,连守门者都只有两三个。
陆柏山用老方法将人引走,带着书生们一路畅通无阻走进山腹,里面的石道四通八达,书生们逐渐迷路。
石壁上的喜字越来越多,路口处还挂着红绸,守门者来了又去,书生们被架在半道上,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还好张恒远发现一条可以躲避危险的通道,书生们跟着张恒远走。
果然,接下来的一段路,没再发现一个守门者,所有书生都松了一口气。
路的尽头是座仓库,里面放着刀枪剑戟与几万坛好酒,唯一守着仓库的人,怀里抱着酒坛呼呼大睡。
陆柏山壮着胆子上前,朝着醉酒的守门者甩了两巴掌也没醒,他这才放心,让其他书生在仓库找了根绳子,将其捆好,嘴里堵上布条。
书生们找了一大圈,发现这里除了酒就是兵器,顿时大失所望。
唯一不同的是,最里面的一堵墙被人工凿开,还砌上膝盖高的石阶,隔着全是木扳手的机关后面,是个黑漆漆的大水潭,水里还有个大水车在慢悠悠转动,风从水车上面方吹进来。
陆柏山靠近一看,发现水潭里面全是生锈的铁链,其他书生本想喝点水,见此场景只好作罢。
肚子饿得咕咕叫,幸好一位书生临走前,带了二十个馒头,大家分了馒头,坐在水潭边的石阶上,聊接下来的路程。
不知不觉,他们走到魔教总坛,这里敌人太多,他们实在是打不过,只好暂时撤退,再去报告官府。
事不宜迟,赶紧动身。
“啪嗒!”
刚想起身往回走,身后却传来东西落地的声音,书生们纷纷往后看,只见一名书生起身没站稳,后背撞在布满扳手的机关架上。
书生们咽了咽口水,内心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