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就这么直白的,
像一把刀一样,
直愣愣地插入王楚钦的内心,让他自己去看清自己。
“这是机会,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机会。”
“可以的昂,大头。”
仿佛龙哥人就站在自己的眼前,不知过了多久,王楚钦眼里只能放得下“我可以”这一句话。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2018年青奥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的决赛现场,现在为您转播的是来自中国的18岁的小将王楚钦,对阵的是,来自日本的选手张本智和……”
经历5局的残酷比拼,最终王楚钦以大比分4:1力克张本智和。
甚至在第三局打出10:0的夸张比分,外国解说直呼:“不可能,这不该在如此级别的赛事当中出现…”
但事实就是如此,在2013年拍摄的《乒乓球在中国》第二集,开头只存在两秒的发球少年,是13岁的王楚钦。五年过后,与画面里的配文“从塔底到塔顶的路”一样的是,在此次青奥会,18岁的王楚钦走到了世界乒乓球青少年男子单打的顶端。
“好,这样是王楚钦成功击败了张本智和,获得了2018年青奥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的冠军。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是对他个人技艺的肯定,更是对年轻一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鼓舞。王楚钦的胜利,也让人们更加期待他在未来赛场上的表现……”
在赢下冠军的那一刻,王楚钦终于释放自己,他激动的脱掉比赛的上衣,高高举过头顶,示意现场所有人看到上面的国旗和他的名字。
赛后,当王楚钦成功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的。
“我感觉这就是我的机会吧。如果我上场前就畏惧了,那真就和输了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你能上,你就有机会去证明自己。”
而青奥会夺冠脱掉球衣的一幕让很多人,从王楚钦身上看到了当年张继科的影子。从那个人之后,中国国乒男队确实少有血性外露的队员。
而面对自己教练和其他球迷们评价自己像前辈的这种说法,王楚钦却自认为自己更想成为马龙。
(当然,那时候只是小朋友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罢了,Love And Peace)
——像张继科的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