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神虽然掌握大权,却也不能随意干预人间更迭。
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各位读者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因为,不出意外,天下马上又要大乱了,不过大乱后就会迎来天下太平。
各位也算是见证黑暗前黎明的人了,所谓时势造英雄,请各位读者选准有潜力的主角,紧紧跟随!
当今世间,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
或者这么说,自从上个朝代谢朝灭亡后,疆域便一直是四分五裂。
谢朝灭亡后的百余年里,各势力纷纷露出爪牙,开始向边缘吞并土地,兵强马壮者烧杀掠夺,在这样百年混战的背景下,人性逐渐泯灭。
曾经日夜笙歌的谢朝都城业同,也变成一片萧条破败之地,残墙败瓦,哭嚎不止。
二十年前,藩镇割据势力之首西北李子昆首当其冲,乱臣贼子之心昭然于世,以平乱之名出兵各地,一统北方。
但历史总是相似的,李子昆是个周瑜的命,自然会有个诸葛亮来碾压。
所谓北昆南祈,南方由祝祈把控,北方由李子昆把控。
之后,李子昆也曾尝试出兵南下攻打南方,却屡屡战败。
因为祝祈手下有个好谋士,叫纪尘。
祝祈的军队不仅如铜墙铁壁,纪律严明,更让人诡异的是,这军队数量难以估计,变换莫测,总有倾巢之势。
李子昆曾派奇门遁甲高人为其做出千军万马之势,却不料夏国军队依旧泱泱蔽日,且不同于幻术所为,一场山谷之战,
使李子昆元气大伤,收兵硒鼓。
既然纪尘这般厉害,为何还未带着军队将乱臣贼子踏平?
说到这个,祝祁便要留下两行泪了。李子昆他娘的命好啊!出奇的好,不一般的好!这小儿才多大?堪堪弱冠之年,如何能成为一军统帅?
因为他命好!自以“平定”名义出兵以来,他若主动出兵,战绩胜败参半;但若是谁出兵于他,对方就会从无胜绩,百战百输、屡战屡败,稍有不慎,还会以各种荒唐的灾祸折在半路!
就这样,两批人各有各的保命方式,各有各的难缠,各有各的让对方头大的本领。
又过几年,人们在废墟上建立起房屋,过得有滋有味,早就忘记河岸对面还有敌军。
两人实在分不出胜负,借此机会,顺坡下驴。于是李子昆定都于旧都业同,建立金朝,年号建武。祝祈定都于广乐,建立夏朝,年号征和。
自此,祝祈与李子昆各据其位,谁也不曾主动出兵,短暂的和平期来临,休养生息,养护百姓。
趁此空隙,李子昆一统北方,而祝祈也以和谈方式统一南方。
但是,人一闲下来,就喜欢缅怀年轻时未做成功的事情,作出许多假设,捶胸顿足,万般懊悔,并由此产生就此重拾的念头。
暗流涌动起来了。
小谈缘神与门。
先前提到,这片大陆有两类门,一类叫化运,一类叫散谴。
若说化运门被天道眷顾,那散谴门就是喝口水都塞牙缝。
门内总有个管事儿的,叫念洄。之前这类人并无名称,现任缘神谢洄之继任后,某一日不知为何,自哀自怨片刻,然后为他们取了这个名字。
两种门的形成方式不一样,散谴门,多生于疫镇、尸海、战场或冤魂聚集之地,门内绝大多数人都已是灵魂。
毕竟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就还有从来的希望,就总会有人拉一把、救一把,但是死后,就一切化为乌有,再无重来的可能。
门内会不断轮回,从开始到终结,人们一遍一遍刷新记忆,读卡重来,永无天日。
但痛苦不会消失,自产出便不断叠加累积,缘此,散谴门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必须由缘神将其散去。
包括念洄在内的门内生灵,在门被打开前,毫无意识,完全沉湎于过往。
而化运门则不同,若是某地运势极好,加上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到极致,便自动形成一扇门,与外世隔绝,自得自乐。并非循环,毫无怨怼。
这些地方总有些死去的生灵误打误撞进入,被念洄发现,遣回黄泉路,因为太过美好,这些生灵便带着一些短暂片段进入下一世,在千百年的时间里,诗词描绘,口口传颂,便成了人们口中须臾缥缈的仙山,有神仙存在的昆仑,有不老之说的蓬莱。
两扇门内念洄的人选也不同。
散谴门内念洄人选规则无定数,全凭死后个人造化,有时是老人,有时是生前某些人家里的一株草成精。还有些超出了谢洄之的理解范畴,令人颇为震惊。
若非是过于不甘不忿,勾起众人怨恨之人,那便是因缘际会集聚所有人的怨怼之人或之物。
散谴门内不得入生人,就连缘神进入也只以灵魂存在,且只有念洄能感知到缘神。
而化运门内,大多是当地村长或极有威望之人云云。比起散谴门生人难存,此门内便不同了,缘神进入,也和去往人间他处并无不同。
两扇门的散门方式不同。
若为散谴门,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点换,是直接以香火抵散。周缘寺供奉的香火用来维持天道,也保谢洄之长生,神力不散。
前好些年,谢洄之一直以这种方式散门,从这头进入,香火点化,再推门而出,便算是渡过门内众生了。只是近些年,香火短了一块,北方的香火一直不旺,香火不够,点换之法便容易出岔子,刺激念洄,伤己伤人。
另一种,就是谢洄之以灵入局,过念洄平生,从内破局,散去散谴门。
若为化运门,则直接入门,散去部分运道,此门与外界的间隔便会就此消失,颇为方便。
简单论之,散谴门是牢笼枷锁,化运门则是隔绝独存。
请各位认真食用“那些不得不知道的某大陆两三事”,食用完毕,故事便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