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个填空,考的是西方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知识点,它放着国籍、名字、年代、乐器不问,反而问他使用管风琴弹奏过多少首曲目。
这谁知道啊???
怕是约翰本人都不知道吧!
这玩意儿还能有标准答案?!
这老师多少有点儿大病!
果不其然,收卷之后,教授都没细看,唰唰几下一张,一百九十八份卷子,二十多分钟,当场就出成绩了。
在这种题目的摧残下,一百九十八名学生全部惨遭降档。
换来教授一声不屑的嗤笑。
教授面无表情:“这就是华大学生的素质!没有一个及格的,公选课又怎样,公选课,你们就能不认真对待了?我告诉你们,这是第一节课,以后上我的课,后三排不许坐人!就这成绩,脑子里没点儿东西,还想偷懒?”
教授开始喋喋不休,把所有学生从头到尾喷了个遍,丝毫不带脏字,偏偏攻击力极强。
再好听的声音也听烦了。
底下学生义愤填膺,又不敢打断教授,纷纷在手机里吐槽。
新开的近代西方音乐鉴赏直接被喷上了华大论坛的推荐位。
这种一星期一节的选修课,惯例是要上满三节的,前两节课间不下课。
也就是说,看着老师的架势,没人阻止的话,学生还得再忍受至少一个小时。
这还是在他第二节会下课的前提下。
路舒连专业课都忍不了这样的,更何况是个公选课。
后排的路舒懒洋洋地站起来,抬高声音:“老师。”
教授讲得正起劲,突然被人打断,哏了一下,反应过来勃然大怒:“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你举手了吗?叫你说话了吗?叫谁老师呢?这是大学!你该叫我教授!”
整个教室的学生都顺着老师的方向把目光投了过来。
路舒丝毫不怵:“哦,教授,请问一下,你出的题,有标准答案吗?能公布一下吗?毕竟,我们也很好奇,巴洛克时期截止至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是吧?”
全班起哄:“对啊!我们也想知道!”
“什么题呀这是,这有答案吗?”
“还哪年哪月哪天,干脆直接问几时几分几秒得了!”
“答了是不是还得分分哪个国家的日历啊!”
“怕不是你自己瞎编的吧?”
教授涨红了脸,大声喝道:“肃静!”
教授决定擒贼先擒王,指着路舒问:“你是哪个学院的,报上姓名和学号,我要找你们院长谈谈!看他教出来的好学生!”
路舒脸不红心不跳:“这就不劳您操心了,我跟院长还没见过面呢,何谈教啊?倒是教授,没人教过您,不要用手指别人吗?很没教养的,这就是华大教授的素质?”
教授气得差点儿把杯子摔地上:“你、你!倒反天罡!”
路舒抄起手机,转身就走:“这课,您就慢慢上吧,我就不奉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