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随着一声呼唤猛地睁开眼睛。
屋外天光大亮,远处传来鸟鸣。祁嬴担忧的脸出现在自己面前,林季动了动,发觉浑身酸痛,寝衣汗湿。
“你刚刚一直叫我,”祁嬴已经穿戴整齐,看上去醒了有一会儿,他俯下身,坐到林季身边,“怎么了?做噩梦了吗?”
林季摇摇头,这对他来说不是噩梦,反而是线索。
“我,我忽然梦到一件事。”他嗓子干的厉害,接过祁嬴递来的茶水,林季组织语言将这个梦告诉了祁嬴。
祁嬴听完脸色凝重,先给林季披上了外衣,说:“那个先生后来好像是去了永陵,先帝在时完善了太祖的女官制,首次设立女子科举,当时大长公主在永陵设立永陵女学,缺人手,我记得他应该是被调了过去。”
“先不说这个,”祁嬴自己也不太确定,需要进一步探查,“先歇一歇,等会儿跟我见两个人。”
“谁?”林季问,“晏飞吗?”
“不是。”祁嬴回道,“是于相旬和他的学生。”
……
林季同祁嬴来到外厅时,看到了祁嬴口中于相旬的学生。于相旬为官多年,门下学生无数,他刚刚突然一说,林季还真不确定是哪一个。
但见到了人,林季却不意外。于相旬学生多,但女学生只有一个。
于相旬和她一同起身,走了过来。
“见过世子,林公子。”她大方介绍,“下官名唐婧,是陛下新任的户部仓部司主事。今日贸然前来,是有要事相报。”
女子科考设立之初,被看做是先帝为了立长公主为皇太女的铺垫,因此首次科考结束后入围的考生,多被安排了一些闲职,当做是给先帝的面子。那时候先帝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结,每日缠绵病榻,这件事也被压了下去。
然而为由当年的女状元唐莲,因为太过优秀,被兰峰特意放在了礼部。
二十年后,昌武帝再次开设女子科考,她的女儿唐婧拔得头筹,进入了户部。她原是在度支司工作,但广信粮草案后,户部经历大查,她是少数几个完全清白的人。因此在辽东出事后,被昌武帝调去仓部司,筹集供应辽东的粮草。
深秋时节,她的额头上却挂着一层细汗,唐婧脸色苍白,她看了祁嬴一眼,顿了顿说:“世子,今年广信的军粮,世子要早做打算了。”
“每年秋收后,各州留足本州的需求后,剩余粮草上交京城。其中广信、宣同、辽东、延州作为边疆重地,粮草优先供给守备军,无需上交。但由于耕地有限,各地军粮还需京城和其他州一同承担。”祁嬴说,“唐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唐婧看向祁嬴:“与边疆四郡接壤的州会分出一部分粮草当做军粮送去这些地方,剩余的部分由京城补齐,这我知道,陛下调我去仓部司,也正是为了这件事。世子应该记得,京城一共有六个大仓,其中四个在郊外,两个在城内,城内的供给京城,城外的供给四郡。”
正是这样。
林德先当初筹备军粮时就是从城外大仓中调出给广信,那四个大仓分别有四把钥匙,他先上报户部尚书,再由尚书上报内阁,最终得到皇帝的允许,拿到了其中一把钥匙,凑齐了要给广信的粮草。
这些步骤林季很熟悉,因此更被唐婧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
唐婧说完,看了眼于相旬。
“世子,城外的四个大仓中有三个已经空了。”她说。
什么?
祁嬴和林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与疑。
“唐婧,”祁嬴沉下声音,“你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城郊的四个大仓是全大盛这么多年来的积累,就算只要它们供给四郡军粮,也得用一阵才能用完。
唐婧:“我知道。”
“昨日,我拿到了京郊四个大仓的钥匙。”唐婧说,“东西是张首辅悄悄给我的,他让我立刻去查。我不敢耽搁,连夜出城,带着人打开了京郊大仓。”
“除了城北大仓,其余的,全都空了。”她看向祁嬴,“世子,这件事我敢用我的项上人头做担保,我绝对没有撒谎。”
“这件事我原本想立刻和张首辅汇报,但我回城后,发觉他府上被霄影卫围了,听说是在我走后,有人向官府举报他受贿,操纵科考,买卖官职。现在人已经被带走了,我就立刻去找了老师。此时事关重大,我不敢……”
“唐大人。”林季打断她,“我能问你一件事吗?”
“你为什么来找我们?”他说,“这件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户部侍郎,为什么不上报陛下,反而来找我们?”
唐婧沉默许久。
“林公子,”她说,“从京城偷偷运出这么大一笔粮草,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
“你觉得谁能做到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