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隐疾 > 第22章 幕起

第22章 幕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北狄、幽族、联手……

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几个字连在一起,一时间砸的林季有些发蒙,但等他回过神,细细回想,却真的想到了一件事。

北狄与幽族源于同一个祖先陈幽部,在混乱年代,陈幽部分为两支迁徙躲避战火,其中在北方定居的便是北狄,位于西部的称自己为幽族。

比起已经与其他北方部落融合的北狄,幽族一直以陈幽部正统自居,对北狄这个“背叛者”从来没有好脸色,而北狄也看不上这落后的亲戚,双方相看两厌,不怎么来往。

所以这两方联手,确实是打了大盛一个措手不及。

上辈子北狄幽族联手时,林季刚刚因为父亲的事情流放出京,他自顾不暇,那段时间发生的很多事情他都不太清楚。但那时候发生的几件大事,林季还是有印象的。

外祖看林季久久不言,以为他是担忧太过,便出声安抚道:“别担心,宣同已经和这支队伍碰过了。北狄和幽族素有积怨,捏着鼻子忍着怨气的合作必然不会长久。宣同侯久居边关,他在战场上待了几十载,对付他们还是绰绰有余。”

“但出了这事,京城必定要支援宣同粮草,先前出了广信的事,陛下定会更加谨慎。万寿节前后京城防护历来严格,我本想等到节后再走,如今看来,却是宜早不宜迟。”兰峰说,“如果可行,我想在万寿节前带你们离京。”

林季点头,却又说:“北狄与幽族常年因为领地争执,且幽族内部部落繁多,这次合作幽族只有不到半数的部落参与,甚至其中最大的部落逐鹿部都不在其中。我倒觉得,这合作长不了。”

“嗯?”兰峰来了兴趣,问,“你来说说。”

“与北狄合作的八个部落除了石丹部外规模都不大,他们虽有些资源,但不多,平时多是跟在石丹部身后过日子,这说明这次合作幽族方面的主导是石丹部。”林季说。

“幽族的二十部落中,石丹部有马,逐鹿部占据绿洲,物资粮草相对充盈,石丹部做梦都想要逐鹿部的地盘。这支联合队伍是从宣同西南方攻进来的,等于是绕开了逐鹿部,将石丹部大门打开。”

林季坐好,看向外祖父:“能让石丹部冒这样大的风险,北狄定是给他们承诺了无法拒绝的利益。”

“逐鹿部的草场。”兰峰面上带着几分满意与赞许,示意林季继续说。

“从石丹部和北狄合作那刻起,我想逐鹿部就能看出他们的意图。”林季继续道,“祖父,你觉的他们会束手就擒吗?”

当然不会。

林季上辈子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逐鹿部偷袭石丹部,将其彻底吞并后的事情了。幽族内部动乱,他们与北狄的合作自然中止。后幽族趁万寿节的机会,派出使节到大盛求和。昌武帝收下了幽族带来的和亲公主,同他们签订了友好协议。

从此以后,至少是在林季上辈子死前,两边一直是交好的状态。

“今夜有雨,”兰峰闻言,道,“适合偷袭啊。”

祖孙两人相识一笑。

“话虽如此,离京这事还是拖不得。”兰峰说,“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呢,收拾、打点,再去告告别。哎,我还没问,世子近来如何?”

这话题拐的突然,林季茫然抬头。祁嬴走了半月,他们没有通过信,按理说林季不该知道些什么。但他把陈奇留在京城,留在了林季身边,这让林季偶尔能从陈奇嘴里听到些祁嬴的消息。

什么路过丰州,揍了山匪一顿。行至广信,挨了广信侯一脚。

传到他耳朵里的,都是这种小事。林季知道,这是祁嬴故意留给他听的。

像是一种别样的报平安。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每次陈奇一脸“我不是特意来透露我只是不小心说漏嘴”走过来时,他都没有躲开,而是顺着陈奇硬找出来的话题跟他聊了下去。

“他,他还行吧。”林季磕磕绊绊的说。

昨天他听陈奇说,祁嬴在广信训了广信侯给自己准备的马,已经快被亲父亲扫地出门了,由此估计他过得不错,比在京城还能滋润一点。

兰峰沉吟片刻,说:“你父亲能脱罪是多亏了世子,你去给他写封信。”

林季一愣,下意识答:“我写?”

“是啊,是感谢,也是告别。”兰峰说,“世子不一定能在万寿节前回来,北狄比幽族难对付,他去了广信,难免帮帮父亲。有些话,怕是没办法当面说了。”

林季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小丫鬟匆匆忙忙的跑过来。

“大人,小姐和姑爷回来了!”

听到这消息,林季和兰峰同时起身,也顾不上其他的,便往前厅走去。他们赶过去的时候,林德先正与兰秋心搀扶着走来。林季鼻子一酸,快速跑过去和父母妹妹抱成一团。

家人团圆,兰峰张罗着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写信一事林季与外祖谁都没再提起。而后一家人忙活着收拾东西,一连五六天,林季都是从睁眼忙到天黑,累的要命,什么信什么世子,都抛到脑后。

不出所料,幽族和北狄果然因为逐鹿部的偷袭最终合作破裂,不久,幽族便派出使节,说是为昌武帝贺寿。粮草案结,边疆危机解决,看着马上开始的秋闱,昌武帝也决心趁着万寿节松一口气,破天荒的让礼部大办了一次。

礼部尚书带着单子面见圣上时,昌武帝不知怎么的忽然想到了兰峰。或许是都当过兰峰的学生,他年纪也上来了,当天就召了兰峰入宫。兰峰回来后,带来了两个消息。

“陛下准了我告老还乡的折子。”他说,“但希望是在万寿节后离京。”

林德先劫后余生,这段时间听不得陛下这两个字,当即颤抖起来:“这,这是为何?”

“我曾任东宫太傅,当年陛下还是十二三岁的孩子,现如今看到我告老还乡,一时感慨。”兰峰倒是心态平和,他说完,看向林季。

对上外祖的视线,林季心中忽然咯噔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