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仔细分析一番后,倒是没有之前那般焦急。
陶安虞一直是听着他们两人讲话,等戚和淞停下来不再开口时,他将早已准备好的果茶端进来倒给两人喝。
做完这些后,他又安静地坐在一旁。
心里面不知道是矫情还是做作了,突然觉得他自己和这一切都有些不融合,不适应,突然有些棋外人的疏离感。
不过这感觉只有一下,他双手叠合在一起,手指轻捏着手背上的肉,那一下的刺痛感让他不再胡思乱想。
像是察觉到了陶安虞的情绪,戚和淞微抿,他看着戚玉泽道:“现在也有了些思路。子观,你先回去休息一下。我已经让明湖去上林寺叫湖一回来,最快也要一个时辰。这段时间你先去睡一觉。”
之前戚和淞带着陶安虞去上林寺是坐的马车,主要是为了舒适,这一去一来也需要两个时辰。骑马就不一样,会更快些。
皇宫内,新皇宋晟端坐在案桌前,桌上摆满着这些日的奏折。
他穿着一身便衣,显然是出过皇宫。
“小福子,去叫姜伯安来,快些。”宋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视线落在案前摊开的奏折上,淡淡说道。
站在案桌左侧小福子微微躬身,“诺。”
一炷香过去,宋晟换了身衣服坐在案前批阅奏折,出去的小福子也领着姜灼从殿外走进。
“微臣拜见皇上。”姜灼头戴高帽,穿着从三品的官服,弯腰拜见。
宋晟抬头看他,目光威严,却又带着君臣之间的柔和,“伯安快坐下,这些时日待在翰林院可觉得累?修书一事并不着急,不要累着自己为好。”
“微臣不累,为皇上修书乃是臣极大的福运。”姜灼笑道,往旁边坐下,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扶平衣服上有些凌乱的地方。
待姜灼坐下后,宋晟挥手示意小福子带着殿内的其余人通通退下。
“伯安,”宋晟看向姜灼,“之前让你去接触戚和淞,现在他考虑的怎么样了?”
“他还没有答应。”
“没答应,”宋晟面上带笑,指尖一起一落地叩在檀木桌上,“朕倒是好奇了,这当官的事他有什么不答应的。”
“这样,你再去找他一趟,就说,就说朕手里有他父亲的消息。”宋晟道。
作为皇帝,数一数二的情报网还是还是有的,巧了,他这次出去看过的暗报上就有戚临承的消息。
“臣明白了,”姜灼知道宋晟三番两次让他去找戚和淞是为什么,就是为了他手里的杂货店。哦不对,现在戚和淞手里也不只杂货店了,酒楼、甜品店也很重要。
随着姜灼话落,宋晟欲言又止的看着他,最终还是没忍住说了出来,这话不再是君臣之间说的,而是十几年作为兄弟说出来的。
“伯安,你弟他又偷偷报名参军了。这次要不要继续阻止他?我觉得吧,姜昀也长大了,也不能这么一直阻着他,不让他去外面看看。否则越困着他,越容易反弹。”
闻言,姜灼低下头,紧捏的手指一齐松开,“罢了,就由他去。这事皇上以后也不用放心上了。”
姜昀,日光也。现在让他出去闯荡一番,也算是真正的开始发光。
“这才好啊,你总算放开这小子让他去碰壁了。”
不怪宋晟有如此感慨,实在是姜灼对姜昀互的太周全了,这才有了京城纨绔姜昀的名声。
纨绔的名声说不上好听,姜灼和整个姜家却并没多在意这名声,反而更加由着姜昀去花天酒地、肆意挥霍。
幸好姜昀也并不是真的喜欢和那些‘狐朋狗友’玩耍,该懂事的时候还是懂事,只不过一直闲不住,总喜欢往外面跑。
想着昨天被自己扣在家里读书的弟弟,姜灼表情变的柔和,他起身道:“皇上,臣还是先回去瞧瞧,明日再来向您禀报今日之事的结果。”
“伯安路上小心。”宋晟微微颔首。
他待小福子进来点上烛台,翻开之前盖上的奏折继续批阅起来。
而此时被他哥哥念着的姜昀并没在家里乖乖的待着,他甩下贴身小厮,一个人来到戚府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