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喜吃人!真真不是个东西!!”
“喜食人脑,这是在学那张文昌吃杜诗,欲取我等之学问啊!”
“枉为人乎!枉为人乎!!”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此人定是欲犯上作乱,行不轨之事!”
此刻宫殿内吵的像个菜市场,说什么的都有,但却有一部分人始终一言不发。
先帝,也就是太祖,共有二十六子,其九子朱杞,二十六子朱楠幼年夭折,余二十四子。
除长子懿文太子和四子他们陛下外,还余二十二子。
太祖次子秦愍王朱樉荒唐无度。曾掳走幼女阉割幼童,也曾非法刑诸宫人。
那些宫人有被割去舌头的,有被绑缚身体埋于深雪内冻死的,有被绑在树上饿死的,也有用火烧死的。
作恶多端的秦愍王朱樉在洪武二十八年,吃了三位老妇人下了毒的樱桃煎,毒发身亡,时年四十岁。
太祖三子晋恭王朱棡残暴,曾因细故鞭挞膳夫,又曾数次以奔马缚人,将其车裂。
后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时年四十一岁。
太祖五子周王朱橚,虽曾射死本府仪卫司校尉,也曾安置囚人到府使唤,还曾娶生员颜钝已订婚女子,但和他的兄弟们比起来,周王并不算是残暴。
而且洪武三十一年周王就因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了。
现在周王的王位虽然恢复了,但这几个月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想来还没有机会做此等恶事。
太祖六子楚王朱桢天性端重,及至今,少有不法事。
太祖七子齐王朱榑骄纵凶暴,多行不法,在建文元年被废为庶人,与周王朱橚禁锢在一起。
和周王相比,此等事情是齐王所为的可能性更高。
太祖八子为谭王朱梓。
洪武二十三年,潭王妃兄弟因牵扯胡惟庸案被诛杀,后太祖遣使者抚慰潭王,并召潭王入宫,不料潭王惊惧,竟携王妃一同自焚而死,时年二十二岁。
不论是谁想到此事,都觉潭王生前不像是会食人的。
太祖十子鲁荒王朱檀也是荒唐。
鲁荒王本为鲁王,其就藩不久便追求长生不老,开始炼丹吃药,在吃瞎一只眼后,鲁王不知听信了哪个术士的鬼话,开始阉割幼童,以此入药。
当然,以此入药是合理推测,但阉割幼童是确有其事。
然后,洪武二十二年,鲁王就因食用金石药过度而死,时年二十岁。
鲁王死后,太祖亲为鲁王定谥号为“荒”,荒唐的荒。
而后便是太祖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二子湘王朱柏。
蜀王朱椿、湘王朱柏与他们的兄弟不同,此二王俱是贤德人。
蜀王朱椿在建文帝削藩时未被波及,还甚至接收了代王朱桂,被要求以德感化他。
湘王朱柏在建文朝因被诬告谋反而赴火自焚,阖宫皆从。
太祖十三子代王朱桂与他的同母兄长蜀王朱椿不同。
代王性情暴躁,常手执大棍,袖藏斧锤,游市伤人。
总结起来就是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无数。
而现在,建文时被废为庶人的代王朱桂也恢复王位了。
太祖二十六子,只这么粗略地捋到十三子,那些正默默盘算的大臣就突然感觉大明会干出吃人这种事的王爷完全不止一个呢。
……辞官吧,果然还是辞官吧。
光他们知道的恶行就这么多了,他们不知道的,那些被抄家灭口而掩埋的恶行又有多少呢?
而吃人这种事情,恰是在会用抄家灭口掩埋之列。
“好了!”
突然,朱棣暴喝一声,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刚刚朱棣听他们吵吵了半天,听的最清楚只有一句话:“是不是被吃了?”
在殿内百官的口中,那些这几年身亡的,离开京城后联系渐少直至再无联系的,还有那些壮年而亡且子孙不争气的朋友、同僚都是被封地的王爷吃了。
而且那子孙不争气是因为父辈被吃的逻辑朱棣也听到了一耳朵。
“李侍郎长子我先前见过,当时还以为是伤仲永。现下再一看,怕不是见他父亲……被骇到了。”
“那张同知的遗腹子定是因他父亲头髓被……否则怎会如此?他父兄皆个个肖祖。”
虽然每个说这话的人都极其小心,皆以耳语交谈,但架不住说的人多,那蚊子般的嗡嗡声汇聚到一起,便能让人群外的朱棣听的一清二楚。
“既然各位皆知此事乃何人所为,那便递个折子上来,朕倒要看看咱大明到底有几个吃人王爷。”
被信誓旦旦的牧以茹和捕风捉影的肱骨大臣两头骗的朱棣真的以为此事发生在洪武年间,只是先前这事被父亲捂住了,直到此时被他揭出,才让知晓此事的官员们开始放肆讨论。
否则他们怎么那么快就从几十号王爷中精准找到那几个封地?
朱棣完全没有想过,他不是亲手揭露了父亲掩埋的罪行,而是亲眼见证了谣言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