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穿越之嫁状元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天,阳光正好,洒在村头的小河上,波光粼粼,像是撒满了碎金子。丁小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肩上搭着条麻绳,手里提着个竹篓,正兴冲冲地往河边赶。她身后跟着的是白志刚,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小伙子,肩上扛着一根自制的竹竿,竿头绑着个铁丝网兜,那是他们抓鱼的秘密武器。

“志刚哥,你说今天咱们能抓到多少鱼啊?”丁小玲边走边回头问,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两个小酒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甜美。

白志刚嘿嘿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有我在,还能少了你的鱼吃?放心吧,小玲,今天咱们肯定能满载而归!”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了河边。河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小鱼从水草间穿梭而过,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丁小玲和白志刚迅速分工,一个负责用竹竿网兜赶鱼,一个则负责用竹篓接鱼,配合得相当默契。

正当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时,丁小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被河岸边的一幕吸引住了。那里躺着一个面色苍白、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看起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又或是遇到了什么不测。

“志刚哥,你看那边!”丁小玲指着那个年轻人,脸上满是惊讶。

白志刚闻言,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顺着丁小玲手指的方向望去,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哎呀,这不是那天给咱们送信的那个书生吗?他怎么在这儿?”

丁小玲仔细一瞧,果然认出了那个年轻人,正是前阵子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给村里每家每户送了一封信,说是寻找失散亲人的那个书生。信中言辞恳切,村里人都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的是他!咱们快过去看看!”丁小玲说着,便快步朝那个书生走去,白志刚也紧随其后。

走到书生身边,丁小玲蹲下身子,轻轻推了推他:“哎,你怎么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书生微微睁开眼,看到是丁小玲和白志刚,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因为身体的虚弱而显得有气无力。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快……快把我扶到那边的草地上,有人……在追我……”

丁小玲和白志刚对视一眼,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但还是迅速行动起来。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书生扶到了不远处的一片草地上,让他靠在一棵大树下。

“你怎么样?是不是哪里受伤了?”丁小玲关切地问道,同时用手轻轻按压着书生的胸口,试图帮他缓解呼吸困难。

书生摇了摇头,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没……没事,就是……就是喝了几口水,有点喘不过气来。”

丁小玲一听,立刻明白了过来。她记得村里老人说过,溺水的人如果被及时救起,按压胸口可以帮助排出肺里的水。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双手交叠,放在书生的胸口上,一下一下地按压起来。

“咳咳咳……”随着几声剧烈的咳嗽,书生终于吐出了几口浑浊的水,脸色也渐渐恢复了些血色。他喘着粗气,眼神里满是感激地看着丁小玲和白志刚。

“好了好了,没事了,你再歇会儿。”丁小玲拍拍书生的背,安慰道。

书生点了点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说出来。他闭上眼睛,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恢复体力。

丁小玲和白志刚见状,也没有再打扰他,而是默默地守在一旁。过了一会儿,书生终于睁开了眼睛,神色也恢复了些许清明。他坐起身来,看了看丁小玲和白志刚,却并没有说些什么,起身就要离开。

丁小玲一把拉住他,疑惑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被人打了还是怎么回事?怎么一副要逃跑的样子?”

书生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和失落:“我呢,本来就是个秀才,上个月考试又没考中。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她为了供我读书,已经把家里的田都卖了。我现在又没有高中,实在无颜回家啊。”

丁小玲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她看着书生那张憔悴而疲惫的脸,说道:“那你也不能就这么走了啊!你母亲还在家里等着你呢,她要是知道你没考好又跑了,得多担心啊!”

书生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抬起头,看着丁小玲,眼中闪烁着泪光:“我知道……可是我实在没脸回去啊……我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我……”

丁小玲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你别这么说!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你不行!你母亲供你读书是为了让你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让你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回去跟她好好说说,她会理解你的!”

书生听了丁小玲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看着丁小玲,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你说得对……我应该回去跟母亲好好说说……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丁小玲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你回去好好跟母亲聊聊,然后再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书生再次点了点头,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恩情!”

丁小玲和白志刚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别客气啦!咱们都是朋友嘛!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们!”

书生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他走得很慢,但步伐却异常坚定。丁小玲和白志刚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都充满了感慨。

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小玲和白志刚时常会想起那个书生。他们不知道他最终是否回到了家,是否跟母亲好好聊了聊。但他们知道,那个书生已经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朋友。

有一天,丁小玲在村里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个陌生的老人。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看起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她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手里拄着一根破旧的拐杖,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丁小玲心生怜悯,便上前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

老人看了看丁小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缓缓开口道:“姑娘,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做李慕白的书生?”

丁小玲闻言,心中一震。她想起了那个曾经躺在河边、被她救起的书生。她点了点头,说道:“认识啊!他怎么了?”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是他母亲……他上个月考试没考好,就离家出走了……我一直在找他……姑娘,你能不能告诉我他去哪里了?”

丁小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看着老人那张充满期待的脸,说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李慕白他没事,他……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情。您放心,他会回来的。”

老人听了丁小玲的话,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紧紧地握住丁小玲的手,感激地说道:“谢谢你……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我一直在担心他……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丁小玲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别客气啦!老人家,您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给您找点吃的来。”

说完,丁小玲便转身朝家里跑去。不一会儿,她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粥和几个野菜团子跑了回来。她将碗递给老人,说道:“老人家,您吃点东西吧。李慕白他一定会回来的,您别担心了。”

老人接过碗,看着眼前的玉米粥和野菜团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感激地看了丁小玲一眼,然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丁小玲看着老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她坐在老人旁边,陪老人聊着天。老人告诉她,李慕白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为了供他读书,家里已经卖了所有的田地。可是上个月考试没考好,李慕白觉得无颜面对母亲,便离家出走了。

丁小玲听着老人的话,心里更加同情李慕白了。她安慰老人道:“老人家,您别太伤心了。李慕白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一定会明白您的苦心的。您就在这里等着他吧,他一定会回来的。”

老人点了点头,泪水又顺着脸颊滑落:“嗯……我相信他……他一定会回来的……”

就这样,老人在丁小玲的陪伴下,在村里的小路上等待着李慕白的归来。丁小玲时不时地陪老人聊聊天,说说村里的事情,让老人感到无比温暖。

终于有一天,李慕白回到了村里。他看到了等在村口的母亲和丁小玲、白志刚等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愧疚。他走到母亲面前,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母亲……我回来了……对不起……让您担心了……”

母亲紧紧地抱住李慕白,泪水也顺着脸颊滑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丁小玲和白志刚看着这一幕,心中都充满了感慨。他们知道,这个书生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他们默默地站在一旁,为这对母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李慕白抬起头,看着丁小玲和白志刚,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还在外面流浪呢。”

丁小玲笑着摇了摇头:“别客气啦!咱们都是朋友嘛!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们!”

白志刚也拍了拍李慕白的肩膀:“是啊!咱们都是兄弟!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别藏着掖着!”

李慕白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滑落:“嗯……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母亲看着儿子和丁小玲、白志刚等人相处得如此融洽,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儿子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和归宿。她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和朋友们聊着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听着丁小玲的话,欧段文心里头琢磨了一下,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丁小玲见状,抿了抿嘴,笑着说道:“你看这样行不?我带你去见见我们村的里正,咱村里头正好缺一个教书的先生呢。村里头那些孩子们啊,一个个眼巴巴地盼着能读书认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