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死去了,但活下来的人,仍要继续生活。
途游突然想到什么,开口问道:“今天是初几?”
“什么初几?”
“我是说日期。”
“哦,今天吗,是新世界143年春季48日啊。”
达叔想到如今的历法的确和旧世界大不相同了,正欲再多介绍几句,却见一个中年女人挤出公告栏前的人群,牵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朝他们奔来,看装扮是个收尸官。
“褚阿嫂和小谷子?”达叔认出了来人。
褚阿嫂跑到跟前时已微微喘息,她甩掉工作服,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结实的双手在胸前比划,嘴里咿咿呀呀。
被叫做小谷子的小男孩儿奶声奶气地开口翻译:“娘说,这个小哥哥救了她,她想当面谢谢这个小哥哥。”
小谷子口中的这个娘,正是途游在塔下见过的女收尸官,原来她不会说话。
达叔惊道:“还有这回事儿?”
小谷子点头:“娘这两天一直在打听小哥哥的消息,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了。”
在小谷子的翻译下,褚阿嫂努力表达。原来褚阿嫂曾经有个女儿,也就是小谷子的姐姐,十多年前,女儿在一次灯塔任务中失去了音讯。起初的三年,褚阿嫂总不相信女儿已经死了,她四处奔走寻找,直至系统里女儿的 ID 被自动转成了死亡。后来,她就成为了一名收尸官,一干就是十年。
“那天的尸体像姐姐,所以娘失控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小谷子解释,褚阿嫂弯腰道歉。
达叔感慨:“那真是你们家女儿吗?”
褚阿嫂听后摇头,小谷子说:“娘说不知道,娘已经认不出姐姐的样子了。”
气氛一时间变得凝滞。
褚阿嫂似乎对自己把气氛弄成这样有些内疚,她挤出一个笑容,又继续比划起来。
“啊,娘现在是问途游小哥哥住在哪里,她也不知道小哥哥你缺啥,家里有富余两斤白面,想一会儿给小哥哥送过去。”
“两斤白面!”达叔惊叫道,这可是一份厚礼!
“心意我领了,但其他的就不必麻烦了。”途游谢过褚阿嫂,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公寓地址。
小谷子突然咯咯笑了起来,“小哥哥,娘问你是不是因为不会做饭。她说她了解一些旧世界的面点做法,问你是哪里人,她做给你吃。”
途游本来还想拒绝,但却突然一顿。
他是哪里人呢?他不记得了。
褚阿嫂见途游一时无语,更加局促了,双手攥了攥衣角。
小谷子对自己娘的手势似乎有些困惑,但他还是如实翻译道:“娘说,她平时很注意卫生,不会把工作时的脏东西带回来的,工作的时候都会穿……很厚很厚的衣服,结束后也会用泡泡水清洗,小哥哥不用担心,面是很干净的……”
达叔听不下去了,他对褚阿嫂说:“褚阿嫂,游小哥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
“我可以算是华东地区的人吧。”途游打断了达叔的话,轻轻开口。
褚阿嫂像是松了口气,笑了,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谷子说:“那娘可以来做,阳,春,面。”
那一晚,途游的公寓里,热气腾腾热热闹闹,连达叔都如愿蹭到了一晚白面。
窗外,吹过灯塔的风宁静无声,准备庆典的人们尚未歇息,认领尸体的人却终于渐渐散去。
贴满信息的公告栏显露出来,在密密麻麻的领尸信息下,一张不太起眼的寻人公告几乎被彻底遮盖,但途游当时的视线还是一眼便锁定在了那里。
那张寻人公告上,印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的照片,看样子最多不过二十出头,蓬蓬的长卷发围拢着略显稚气的一张脸,塌矮的鼻梁上堪堪架着一副眼镜,正冲着镜头笑得甜美可爱。
照片上盖着一个大写加粗的英文水印:“MISSING”,下方写着她的身份:“海诺伊,生物学家”。
达叔说现在失踪而又无人问津的人太多了,这些人多半再也不会回来,最后在系统里自动被转成死亡。
但途游比任何人都知道,她一定还活着。
那人唤醒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第二化石。
虽然对于这次北部灯塔红色信灯事件,众人已默认只有两位幸存者生还了。但第二化石身份不一般,ID系统并没有直接认定海诺伊的死亡。
而且似乎是接收到了来自联合政府的某些指示,第二化石的失踪信息如今通过灯塔系统的网络广为发布。
就连在海上执行灯塔任务的侦察船都收到了消息。
在海妖号撞击灯塔之后,明珠塔便发布了查探北部灯塔情况的任务。承接这一任务的是与北部灯塔毗邻、曾经为途游二人引航过的E20-103号灯塔。
如今E20-103号派出的侦察船已经驶入了北部灯塔区。
两个士兵偷闲在甲板上唠闲话。
“说是在事故区域进行废墟打捞的时候,发现灯塔和海妖号的救生艇,除了第四化石开走的那一艘外,还又缺失了一艘,说明可能还有幸存者。”
另一个士兵明显资历更老,经验更多,“难喽!要我说,这个海诺伊唯一存活的可能,就是被北部灯塔救走,可是北部灯塔没她的信儿啊。”
“已经和北部灯塔取得联系了?”
“一直都联系啊,一日三次,例行互通情况吗。北部灯塔也一直在向联合政府汇报,没看到有什么异常。你看那边,北部灯塔的信灯。”
白色的信灯点亮在浓重的夜色里,两人看了会儿,突然双双看出了点异样。
“我是不是眼花了,这个灯光怎么有点忽闪?”
“我也看到了,不是传递信号时的那种明明灭灭,是不太稳定,也没有规律的忽明忽暗…”
年轻的士兵端起望远镜,端详了半晌,喃喃道:“怎么感觉那个灯塔整个被笼罩在一股黑雾里,那黑雾还在流动,搞得信灯飘忽不定的…”
“我看看。”老兵接过望远镜,看了几秒,似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移开,又再移回来。
他突然头皮发麻。
“那不是黑雾,”他说着,一丝颤抖从声音里泄了出来,“那是海秃鹫群,遮天蔽日的海秃鹫群!”
年轻士兵像是听傻了,一股寒意迎面而来,把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再缺少经验,此时也意识到了,北部灯塔区,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