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夫教授是位牛高马大的幽默老头子,他的课堂气氛向来轻松,时不时蹦出几句调皮的句子,又十分契合课题,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一堂课下来,大家反而没有学习探讨上的精疲力尽,反而一身轻松,意犹未尽。
下了课,大家三两成群地离开了课室,沈昀是最后一个收拾好课本走的,比他还慢一步的瑟夫教授叫住了他。
“瑟夫教授,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来自中国?”瑟夫教授问。
“是的。”
得到肯定答案后,瑟夫教授爽朗大笑,改用蹩脚的中文说:“非常好,非常好。”他把文件夹在臂下,和沈昀一起走,继续用中文说,“你觉得我中文说得怎样?”
沈昀用中文与他对话,实话实说:“除了声调不大准确外,听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
“我个人觉得,你们中文最难的就是在声调上,太难了。”
难得看到自信、学富五车的教授露出这样苦逼的表情,沈昀笑道:“这点我无法反驳。”又问,“瑟夫教授你现在在学中文?”
“实际上,我已经学了好些年了,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一句叫‘活到老,学到老’,你们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我想等哪一天,学校放我走了,我就搬去你们中国住一段时间。”
瑟夫教授是一位八十好几的老头子,因为在专业领域技术精湛,被评为终身教授,学校一直不让他退休,他常常调侃自己要老死在学校的可能。
沈昀道:“欢迎。”
“说起来,我的中文还是很多很多年前,我死皮赖脸求一位你们中国留学生教的,他是一位好老师。”瑟夫教授说到这里,面露慈祥,可以看得出,他相当地喜爱当年那位中国留学生,接着他又说,“语言这东西,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交流,以后请多多指教。”
沈昀瞬间懂了,瑟夫教授喊住他,就是专门找他练习口语的,且以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他最后几句话的语气像一个老顽童,还学人家抱拳作揖,相当有中国范儿。有些人哪怕才高八斗,德高望重,成为人上人,可在求知的路上,永远是一颗若渴谦逊的心,哪怕是在晚辈面前。
回到公寓,沈昀随手把书包扔到床上,他也跟着倒趴了下去,寝室静悄悄的,他唯有闻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的公寓是单人间,对他而言,相当地豪华奢侈。他初次踏入公寓时,就想退了,想找一间二人间的寝室,他认为有室友才能更好地交流和融入新环境,但是季顾年鬼哭狼嚎:“你要是敢退,江裴那家伙就敢让我死给你看!”
于是他妥协了。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有啪嗒啪嗒的声音,有一下没一下的,沈昀的脸转向窗的方向,原来是下雨了,雨点拍打在玻璃窗上,留下破碎的水渍。
最后雨越下越大,雨水形成了一道道涓涓细流,顺着玻璃窗而下,窗外一片朦胧,哗啦啦声遮天盖地。
这是他到斯坦福大学,下的第一场雨。
他到斯坦福大学已经四个多月了,从初夏到深秋,时间快了也慢了。
这里学习繁重,他大多时候没有时间去想太多,一天又一天,他像个赶秒的时针,时刻滴答追赶,不知春秋。
直到有一天,他打了冷颤,大家穿上的长袖又披上了外套,他才知道不但换季了,而且已到了深秋,一个夏末初秋,就这么无知无觉地过去了。
可有时候他一停下来,他想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往往事与愿违,脑子里塞进的东西往往比那些专业知识还复杂。他便想到,几个月相于几年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沈昀趴在床上望着窗外,就这么地,完全不想动。
可是聒噪的敲门声伴着“沈昀沈昀”不停的叫声隔着一块门板传来,他不得不爬起来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金发碧眼的阳光型帅哥,一位学习相当用功的帅哥,因为他再不努力,就要回家继承家族企业了。
“我饿了。”加文笑得晴空万里,阳光万丈,特别精神,一点都没有肚子饿该有的样子。
“然后?”沈昀不动声色。
“你做饭吗?”加文伸长脖子用力吸吸鼻子,似乎想从沈昀打开的门缝中闻出点什么来。
“没有。”沈昀回答地利索又残忍。
加文阳光灿烂的脸顿时萎靡,旋即又非常不要脸地说:“你是不是没有做饭的材料了?我冰箱里还屯了一箱猪蹄子,要不我现在就送来给你炖,做多久都没关系,我可以等。”
沈昀扶额。
都说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必须先抓住他的胃,沈昀就凭着这三脚猫功夫的“厨艺”就深深地抓住了这位美国本土帅哥的心。
沈昀自从来到美国,才彻底明白美国在美食方面是多么地匮乏,连他一个从来不嫌弃国内学校饭堂千篇一律饭菜的人,哪怕这里有多个官方饭堂以及各大餐厅或者零售商,在这里一个月不到他还是熬不住了,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因为他住的是公寓楼,厨房配件齐全,给了他动手发挥的空间。他一个人跑到了唐人街,购买了各种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也安排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着他去了超市买菜,才发现猪蹄子便宜到相当于免费送——因为厨艺有限,这里的人做不出美味,还嫌弃没多少肉,几乎没人买,实在暴殄天物!
沈昀挑了四个肥大的猪蹄子,当晚他就卤了,香气四溢,那一股香气就飘到了隔壁,加文闻香而来,四个卤猪蹄,他啃了三个。
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东西,还不带“之一”的。
就这样,沈昀以一顿卤猪蹄和加文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之后加文每天准时来蹭饭吃,哪怕清炒了一盘土豆丝,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他的鼻子跟狗一样,水煮个鸡蛋,他都能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