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锦绣 > 第51章 郑二郎的约见

第51章 郑二郎的约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清微一颔首,叉手一揖,玉簪头险些扫过身旁架子上堆叠的《诸蕃朝贡录》,语气谨慎道:“下官斗胆确认一下——敢问大人所指之沈娘子,可是前些日子修补回纥国服的那位‘锦童斋’女东家?”

这话倒不是他多疑,实在是崔侍郎并未明言具体何人,虽说大家都认识的似乎只有那么一位沈娘子……可万一不是呢?小心驶得万年船。

指腹轻叩鎏金牌,清脆一声,崔怀瑾凉凉道:“刘郎中记性甚佳。”

话音落下,香炉青烟微微一旋,将李穆的目光遮掩在雾气之后。他的视线正落在案角摊开的《西域舆图》上,某处朱砂标记分外显眼——恰是回纥所在之地。

“下官领命。”

二人肃容叉手应声,行礼间,不知是谁腰间的银鱼符轻撞玉带,发出一声清越铮鸣。

刘清直起身,下意识整了整蹀躞带,指尖拂过新换的鎏金带扣时,脑海中忽然闪过去年冬至大朝会后的一幕。含元殿廊下,大雪纷扬,灵昌公主在众目睽睽下塞给崔侍郎一个波斯进贡的嵌宝香囊。他看也未看,随手抛给身旁的内宦。

如此人物,若真要照拂一介商户女,又何须动用鎏金符?

杂念浮沉间,上官清肃的嗓音掠过耳畔——

“你二人能解决的便自行解决,若不能,第一时间传信至江南道。”

----------------------

崔怀瑾轻敲车壁,“走吧。”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前一刻,惊起檐角一只灰雀。他最后看了一眼街角渐暗的小铺,帘幔低垂,灯影沉默。夜色愈深,唯余路旁光影被车灯撕碎,在街巷尽头碎成流萤。

次日清晨,坊门初开的梆子声消失不久,沈知微已推开‘锦童斋’的大门。门轴转动的吱呀声惊醒了梁间燕巢,雏鸟啁啾着探出绒绒的脑袋。

冬日的太阳初透纸窗时,光柱里浮动着新磨得松烟墨香,沈知微正与吴道子伏案勾勒《童趣仙记》的草稿,案头镇纸是雕成蟾宫玉兔的寿山石,兔爪还按着半截桂树枝。

郑文秀踏着檐角滴落的晨露匆匆而来,大氅的狐狸毛领子上还沾着几粒未化的白霜,在朝阳下闪着细碎银光。

“文秀妹妹,”沈知微从案台后绕出来,袖展扫过满案台散落的画稿,眼看一张绘着麒麟的宣纸翩然要落在晨间刚燃的炭盆边缘,惊得吴道子一把捞起稿子,‘呀!呀!呀!’得吱呀乱叫,对着沈知微吹胡子瞪眼。

沈知微拍拍胸脯给他‘不好意思啊,我也吓了一跳。’的眼神,又笑着对郑文秀招呼:“怎的这么一大早过来?”说着接过她解落的大氅交给巧儿拿去挂起来,氅衣内里绣着的百蝶穿花纹在晨光里一闪而逝。

“沈姐姐,我二哥托我给你递个帖子。”她将一枚竹纹拜贴轻轻搁在案头,“他说明日未时三刻在‘松涛阁’候着你,那处临着西市渠,阁中备着娘子们爱喝的桂花酿蜜。”郑文秀说罢,又从荷包内取出个油纸包,“这是新制的梅花香饼,姐姐放在画案旁最能提神。”

沈知微口中称谢,从郑文秀手中接过梅花香饼,又拿起案头拜帖,指尖在浮雕的竹节纹路上顿了顿。

‘松涛阁’是新开的茶楼,据说有三层楼高,阁中侍女皆着竹叶纹襦裙。最妙的是引了活水绕梁,渠中还养着朱鳞锦鲤,潺潺声里能听见琴师抚弄焦尾的泠泠清响。

“劳烦文秀妹妹转告郑郎君,儿定当准时赴约。”她将拜贴收入袖中,袖里熏染的苏合香与拜匣的檀木气息悄然交融,瞥见吴道子正蘸着朱砂给狰兽点睛,笔锋在纸上细细掭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