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锦绣 > 第44章 好大一朵崔侍郎的桃花

第44章 好大一朵崔侍郎的桃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青年郎君广袖轻振,自袖中滑出一卷洒金薛涛笺:"公主可识得此物?"他指尖掠过笺上隐约的莲花水印,"今晨鸿胪寺奏报,吐蕃新贡的玉爪骢已至骊山马场,马鞍褥垫皆需重制纹样——听闻公主上月绘的‘九色鹿衔芝图',正合旧典。"

灵昌公主眸光倏亮,缠臂金在阑干上叩出清响:“怀瑾哥哥也知道‘九色鹿衔芝图'?可是要用我的画样?"

“非也。是圣人听闻公主擅绘,特命少府监遣人候在安兴坊公主府——”他忽然压低声音,“据说公主月前刚获准参与宗室事务,应召晚了恐显懈怠......"

“怎么不早说!”公主提着裙摆旋身便走,石榴裙扫过转角处玉壶春瓶。不一会儿,楼下传来侍女惊呼,原是随驾宫女捧着鎏金匣追得钗横鬓乱,“公主慢些。”

沈知微正蹑手蹑脚往门口挪,心道这崔侍郎哪里‘命硬’?哪里孤独?这分明好大一朵桃花,被谁看到不好,被自己看到!果然是右眼跳灾。

慌乱间,那怀中油纸包古楼子终于没被她托住,往地上极速掉落。忽见青石板地上投来道颀长影子,玄色锦靴踏碎了她妄图遁地的绮念。

“沈娘子这古楼子,”崔怀瑾指尖勾住险些坠地的麻绳,“是要送去许主事府上?”他说话时目光仍望着公主远去的翟车,手上却精准地替她将油纸包重新系紧。

沈知微盯着他袖口银线暗纹,恨不能化作画中仙娥飞走。

她假笑,顾左右而言他:"正是... ‘凤来楼’这古楼子近日红火的很,带点给舅父舅母..."

话还没说完,对面那侍郎大人晴天霹雳来了句:“巧了。我也欲往宣阳坊去,不如一道?”

-----------------

落日的余晖已完全隐去,长安城默默退去颜色。乌檀马车悠悠驶过坊市,缓缓穿行在街巷之中。

乌檀车厢内却气氛微妙,沈知微再次坐在这马车里,手指轻轻搭在车窗的木框上,心中却还萦绕着些许未散的尴尬。

方才‘凤来楼’里,灵昌公主对着崔怀瑾那风姿绰约的姿态,目光含笑语声轻柔,每一句都带着试探与暗示,一幕幕让人眼红心热。

偏偏罪魁祸首本人,仍旧神色自若,玄色襕袍上的银线孔雀纹在暮色里泛着粼光。

他语气温和,甚至还带着些许漫不经心:“《山海奇服录》里,沈娘子对回纥服饰的见解,倒是比鸿胪寺的《西域图志》更鲜活。”他微微转头,目光落在身旁尬坐着的女郎身上,声音低沉而温和,裹着若有似无的沉水香飘来。

他倒是转得快,方才那出好戏彷佛根本没发生一般。

沈知微暗自吸口气,微微一笑:“不过是自小在绣庄长大,耳濡目染罢了。苏州布市繁华,不仅有江南织造的锦绣,还有西域、波斯、高丽等番邦外族的布匹交易。我小时候最喜欢溜去库房,缠着师傅讲各地布料的来历。绣庄里做活计的,不只是女红,还有些远地来的匠人,他们闲暇时总爱讲些家乡的奇闻,年纪小的时候听不懂,长大了才知晓,那些传闻里藏着风土人情。”

她语调轻快,似乎是真的被回忆勾起了几分兴致,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小时候的趣事。

“我还记得,有一次跟着一位波斯商人后面转悠,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带来的绣线,那颜色和质地,我从未见过。结果不小心被他发现了,我还以为要被责骂,没想到他非但没有生气,还赠了我一小捆银蓝色的丝线。那丝线我一直珍藏着,直到学成之后,才把它绣进了一幅屏风里。”

崔怀瑾静静听着,眸中隐有微澜。

她的幼年历经辗转,遭遇诸多变故,按理来说,心中多少会有些对命运的怨怼。可从她的讲述中,却丝毫听不出抱怨,反而满是那些充满趣味的回忆。

马车缓缓驶过波斯邸,街边胡商的叫卖声裹挟着乳香的气息,透过车窗传了进来。“听闻苏州‘锦云庄’的锁绣技法独步江南......” 崔怀瑾的声音再次响起,像是对沈知微的回应。

他查过自己的身世!沈知微倏然抬头,对上崔怀瑾的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