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锦绣 > 第41章 暗潮

第41章 暗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人,您觉得司衣房可否出面肃清?”沈知微话音未落,那老大人已缓缓摇头叹息:“我们只管贡品采买,市井商贾之事……”他微微顿了顿,指尖抚过真品獬豸的金印,“除非能证明他们盗用官纹。”

沈知微眸光忽亮,似是想到了一个主意:“若司衣房授予鄙店产品都绣上‘礼部监制’四字暗纹?再将合作商铺的标识印在标识旁……”

她一边说,一边抽出随身带的绣样本,在空白处迅速勾勒出缠枝纹环绕的匾额图案,“如此正品一望便知。大人,您看我这法子可行么?”沈知微抬头,看向老司衣官的神色中满是期待。

老司衣官听了沈知微的提议,对着真假獬豸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沈娘子,你这法子倒是新奇,只是礼部从上到下从未有过这等先例,老身实在拿不准主意。” 他轻轻摇了摇头,“此事干系重大,老身得向礼部司郎中如实汇报,请示上官之后,方能给你答复。”

沈知微明白此时绝非司衣官就能决断,忙恭敬一礼道:“大人明鉴,六部玩偶原是为寓教化于玩赏,使稚子观衣冠而知礼,睹印信而慕义。”她指尖拂过真品獬豸额间的缠枝纹,“今市井仿品鱼目混珠,折损些许银钱事微,若有顽童错认劣品为官制——”话音陡然转沉,"岂非混淆是非,有碍礼部教化之功,更伤朝廷官仪之重?”

老司衣官一听,暗道小娘子灵慧,这个切入点甚好啊。

思及此,他长叹一声:“沈娘子此言......”苍老手指摩挲着仿品粗糙的缎面,“倒教老夫想起贞观年间那桩事——有商贾私仿九品鹌鹑补子,闹得东市稚童扮官嬉戏,到底惊动了御史台。”

----------------------------

尽管锦童斋被低劣竞品干扰,销量持续上升的势头受阻,但店内的客流量并未减少。

沈知微踏入店铺,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童簇拥在柜台前,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仔细地挑选着心仪的玩偶。家长们则在一旁,面带微笑,眼神中满是宠溺,时不时拿起玩偶端详一番。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童,一脸好奇地扯着巧儿的衣角,询问官服款式的寓意。巧儿耐心地讲解着,不同颜色、纹样、衣料质地与织造工艺,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与官员的官阶、职位乃至特定仪典紧密相关。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恍然大悟的神情浮现在稚嫩的脸上,争先恐后喊着 “我懂了” 和夸张 “哦~” 声,此起彼伏。一位身着儒雅长袍的家长,兴致勃勃地给孩子讲述 “绫罗绸缎” 与 “锦绣缂丝” 的区别,还手把手教孩子如何通过服饰上的纹样与装饰判断官员的品级。

一个小男孩激动地指着玩偶的服饰,惊叹道:“原来三品官员的官服是紫色的,胸前还绣着这么漂亮的花纹!”

沈知微看着眼前一幕,从几天轻微的沮丧中,感到一些安慰。

她立在博古架前,指尖抚过六部玩偶,官袍上的缠枝纹在灯下泛起粼粼波光。角落里两个总角小儿正捧着刑部獬豸争论不休:“独角定是用玄铁所铸!”“才不是,我阿耶说这是西域进贡的鎏金!”

沈知微莞尔转身,见绣儿捧着茶盏立在后头,眼中也噙着笑意。"今日已有七拨客人问起官袍规制,"她将茶盏搁在石榴纹案几上,"那位穿绿袍的郎君,硬是拉着奴婢讲了半炷香的光禄寺卿补子纹样。"

沈知微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走到书案前,缓缓铺开宣纸。提笔沉思良久后,她开始精心勾勒一张精美的说明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唐代官服制作的各项信息整理成简单有趣的介绍小文。为了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她还精心绘制了一幅幅生动可爱的漫画,画面中的人物身着各式官服,或严肃庄重,或活泼俏皮。

完成后,她将说明书折叠成小巧精致的小册子,计划放入装饰精美的礼盒之中,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做完这一切,她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快步走到案前,挥笔写下:“织就历史的细节,绣出每一寸大唐风骨——锦童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