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果然奏效。
付氏接过玉露团,絮絮叨叨说起西市毕罗铺的胡商娘子:"...鬓角贴着翠钿,说是波斯传来的妆法..."
崔怀瑾咬着羊肉毕罗暗笑,安息茴香的辛香里,忽想起那日沈知微发间沾着的木樨花气很是清雅,混着她袖中飘出的松烟墨香,竟似长安暮春最缠绵的那场雨。
------------------
二更鼓响时,书房已点起莲花连枝灯。
崔怀瑾再度展开《山海奇服录》,翻开扉页,那里夹着张薛涛笺:"闻君雅好蕃俗,愿能合君之意。"这是他第二次看到沈知微的字,笺上字迹清雅,转折处却带几分倔强,像极了她含笑眼神中一抹坚持。
崔怀瑾推开格窗,庭中桂树簌簌落花。回身见案头上放置着下值时阿策递上的密报及一枚杏核,核上刻着梳双螺髻团坐着的小人,正举着布老虎逗弄猧儿。
景元十三年沈家被抄时,苏州老宅的樟木箱里藏着这杏核玩具,刻着‘熙熙五周岁’的字样。
三更鼓催得急,崔怀瑾指尖抚过杏核,又将视线投回密报上。
但见褪色墨迹:“沈明远,苏州锦云庄主,江南至川蜀一带锦帛皆被其掌控。景元十二年贡缎掺假案...”后面的字被污渍浸润得模糊,唯"大长公主"四字依稀可辨。他指尖顿在‘许氏’二字上——许谦之妹,渭南许氏旁支,二十年前下嫁商贾曾引发热议。还有那存档的婚书上,主婚人签名处赫然盖着已故前废大长公主的私印。崔怀瑾双眼微眯,商贾成婚,却得到大长公主‘赐福’,不简单。
五更鼓歇时,崔怀瑾伏在案头浅眠。
付氏端着莳萝羹推门,见青年侍郎袖口沾着墨渍,胳膊下压着的还是那本《山海奇服录》,狼裘图旁批着:"狼裘适合寒冬,雪地行走之际最为合适。"付氏默默摇头,将大氅轻轻覆在他肩头。
氅衣领口缀着圈银鼠皮,暖意漫上来时,崔怀瑾在梦里又见那双含笑的杏眼——“崔侍郎觉得这礼服样式,可能入王妃的眼?”她发间木樨纷纷而落,化作案头摇曳的烛泪。
晨光漫过窗棂时,下起了绵绵细雨。西市毕罗铺刚揭开门帘,穿杏红半臂的小娘子蹲在檐下喂狸奴,怀里抱了只布狸奴,金线绣的“锦”字在朝阳下泛着微光。
坊门将开未开之际,绯袍玉带的青年侍郎打马而过,他没有撑伞,也未披蓑衣,细雨在绯色袍服上打出丝丝缕缕暗痕。他腰间松绿香囊随晨风轻晃,里头新添了枚刻着双螺髻的杏核。
---------------
细密的秋雨如银线般斜斜掠过锦童斋的飞檐,打在青瓦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沈知微跪坐在轩窗之下,黄花梨翘头案上摊开着账册,一阵秋风拂过,册子被轻轻掀起一角。她手中的羊毫笔尖悬在 “开元四年” 的朱砂批注上方,久久未曾落下。檐角的铃铛在风雨中忽地叮咚作响,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室内回荡。
案上摆放着她特制的朱砂格眼账册,这是她依照后世 EXCEL 表格精心改良而成的。纵横交错的墨线将收支清晰地分作十二栏,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青瓷笔架上悬挂着五支狼毫,分别蘸着朱砂、石青、松烟墨 ,而在 “六部玩偶” 一栏内,殷红的批注触目惊心:较上月跌三成二。
“娘子,这是西市铺子送来的月结单。” 阿锦迈着轻盈的步伐,捧着漆盘走进来,漆盘上放着一只青瓷碗,碗里浮着几朵玫瑰花瓣,在透明的汤汁中显得格外鲜艳 ,“巧儿熬的枇杷露,最是润肺,娘子快些喝了吧。”
沈知微却仿若没有听见,她蹙眉盯着账册上的数字,内心有些忧虑。
六部玩偶的销量竟比上月跌了三成有余,这可是用礼部特供的云水缎缝制的官样玩偶,然则看来仅仅是布料专供也挡不住竞品瓜分市场。
沈知微目光缓缓扫过展台上的其它创新单品——吏部狸奴、户部貔貅、礼部仙鹤、兵部苍鹰、刑部獬豸、工部玄龟,每只玩偶颈间都缀着对应衙门的鎏金小印。这些都是她费尽心思推陈出新的创意动物玩偶。
沈知微又垂下眼睑,纤细的指尖轻轻划过‘创新单品’大栏的石青数字。鎏金算珠在檀木框里噼啪作响,每拨动一下,都像是在她心头敲响一记警钟。当最后一粒赤珠归位时,她用朱砂印记标柱了总收益。创新系列的销量虽然补足了其它单品玩偶销量下跌带来的损失,但是……
忽然,一阵孩童的哭闹声打破了室内的寂静。沈知微闻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杏子红半臂的小郎君正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袖,大声哭闹着:“我就要买那个刑部獬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