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又去端详几款这几日销售不佳的玩偶,心中思索它们受欢迎程度差的原因,是否要拿新品代替它们。忽而又想起那日崔怀瑾问的问题,如何证明一时销量不好的产品就会一直销量不好?如何证明新品必然比想要淘汰的旧品更受欢迎?她对自己说不要心急,毕竟,锦童斋生意才刚刚起步,很多事情要用时间来验证。
正当她敛目凝神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沈知微抬头,一个清瘦的身影站在门口,正是阿锦。少女穿着藕荷色齐胸襦裙,臂弯挎着竹编针线篮,晨光为她单薄的身影镀上金边。
她脸上带着腼腆笑意,恭敬地将手中文书双手递上:“沈娘子,这是已经按了手印的工契,阿锦今日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沈知微接过文书,翻了翻,瞥见印泥是难得的朱磦色,心知这姑娘定是特意去西市买了上等印泥。
确认一切无误,沈知微将文书放在一旁,“你阿兄今日没陪你来?”
阿锦点头:“阿兄今日要上值,是以未随儿来。不过沈娘子处很安全,且阿锦也不是孩童,与阿兄商议清楚,后续的事便由我自己做主。”
沈知微点点头:“如此,就辛苦你了。”
阿锦注意到桌旁的几个半成品玩偶以及散乱的图纸,便开口问道:“娘子,儿便从这些未完工的玩偶开始,娘子以为可否?”沈知微见她眼里有活儿,欣慰点头。
阿锦立刻从随身携带的木箱里取出已经准备好的工具、配件,坐到案台旁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只见她将孔雀蓝丝线劈作若干股,穿针时竟不需对着光,手指翻飞间已在玩偶衣襟上绣出连绵的唐草纹。她动作干净利索,针线娴熟,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沈知微不禁感叹,是个做事细致的人。
看着阿锦的手指在布料上飞舞,沈知微又陷入思索。如何建设‘锦童斋’这个品牌,如何让这些玩偶不单单是孩子们的玩具,更是承载情感与故事的载体,是她亟待解决的问题。她要激发出人们一种想要拥有,且只要拥有‘锦童斋’玩偶的欲望。
“沈娘子,”沈知微的思索被阿锦打断,又见她抬头示意。原来有个牵着五六岁小女童的青年妇人正在问她问题,而她却在出神未曾听见。
那妇人头戴金雀衔珠步摇,显然是官家女眷。小女童穿着石榴红半臂,正踮脚去够展台上的玩偶。
妇人见她回神,笑道:“小娘子琢磨事情太认真了。我是想问问,贵店是否有那种像仙女儿一样的玩偶,不是嫦娥,但可以换衣服的?”
沈知微连忙从案台前起身:“抱歉,我刚才走神了。我们家有嫦娥、七仙女、小龙女等五款小娘子玩偶,都可以换衣服。”她一边说,一边带着那妇人和她的女儿走向相关的展示台。“请问,这位小娘子想要的是哪一款呢?”
话音未落,小女童“呀!”一声,猛地松开了母亲的手,飞扑向摆放着小龙女玩偶的台子。她瞬间抱起一只,转身朝母亲喊道:“就是这个,阿娘,我要!”
那青年妇人宠溺地摸着女儿的脑袋,一边答应着,一边请沈知微将那玩偶连同几件换装小裙一起包起来,又笑着说:“这孩子见她阿姐玩这个,也想要一个。我们找了好几个坊,总算在你这里找到了。再若找不着,我只好自己上手给她照着做一个啦。”说着指了指玩偶裙角的忍冬纹,"这般细密的针脚,怕是学也学不来。"
言罢,大家都笑了起来。
沈知微目送母女二人离去,看着她们的背影,心想:‘锦童斋’的品牌要加紧宣传了,不然恐怕很快就真真假假玩偶满街。
正当她思索之际,听见身后传来阿锦声音:“娘子,您觉得,如果我们能在玩偶上加一些独特的标识,是否能让大家看到这些玩偶就立刻想到咱们‘锦童斋’?”
沈知微回头看着眼前的阿锦。她没想到这位年轻姑娘,才刚刚开始工作不到一天,就能有如此见解。
阿锦见沈知微眼神炯炯地看向自己,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鼓起勇气说:“儿观娘子在尝试画‘锦’字样式,要是您定好了最特别的样子,或许可以在每个玩偶的细节之处,绣上您写的‘锦’字标识,这样无论是谁看到,都能立刻想到‘锦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