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一整天都很忙,作为皇帝,就没有一天是安静的。
今天除了处理一些政事以外,回到卧房后,他还收到了关于怪兽的情报。
自秦代以来,历代皇帝一直亲自把控怪兽相关的事宜,即便如今的怪兽已经远不如东周时期强大,但是它们依然能够以妖怪的身份在各地作祟,甚至害人性命。
按照始皇定下的赶尽杀绝的方针,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决定让专门负责斩妖除魔的革精处的精锐去剿灭最近的兽患。
然而,正当他写下朱批以前,他看到关于怪兽的报告上多出了一页非常重要的情报:“经史料多方对比,近日所见妖魔之形体远小于百年前同类,且形貌多类人。其模样多如少男或女子,性情骄矜多情,混入人群则难以辨认。洛阳有案,有一类人妖魔扮成村妇,与同村男子有染,后该男子断颈而亡。该妖魔已逃窜,尚未伏法。臣以为,如今之妖魔与往日大不同,若不更新革精处消息情报,恐日后难以迅速逮捕。若此类妖魔大量现于市集,则治安危矣。”
这个奏折让李世民感到严重的危机感,如果真的如文章中所说,如今的怪兽已经进化成了类人的模样,那么敌我就很难分清,目标也变得过小,一直以来擅长和体型巨大的怪兽集体作战的革精处会不再占优势。
李世民隐隐猜测,是不是一直以来赶尽杀绝的政策逼迫怪兽们进化成了更不容易被屠杀的样子?
他不想否定自己一直执行的政策,也没时间细想,于是他立刻叫来太监,说“把这个奏折立刻送到玄奘法师那里去,让他给朕出出主意,到底该怎么办。”
太监跪着说,“可是陛下,玄奘法师他现在不在长安啊,他在洛阳讲经呢。”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玄奘去洛阳已经有一阵了,他有些挠头,然后问,“除了玄奘法师,现在革精处还有谁在?”
“其他人都在。”太监回答道。
李世民思考了下,说“那就把这个奏折给他们看,让他们想办法。另外,加急传信给玄奘法师,告诉他这个情况,让他尽快回来。”
“喏。”太监毕恭毕敬的接了奏折,倒退着走出屋子后一路小跑去了革精处。
李世民心里隐约觉得这个变化可能比想象中更不利,他在屋子里徘徊了一阵,就开始剧烈咳嗽。这引得几个侍女和太监赶快过来搀扶,一个小太监说,“皇上,您累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要不您早点歇下吧。”
李世民坐下来,想起了武才人,他对旁边的侍女说,“叫武才人来,你们都下去吧。”
小太监犹豫了一下后说,“冯才人已经等在殿外了,皇上您要是想改叫武才人的话,奴才这就去通报。”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不知为何他总是忘了冯才人这个人。他叹了口气,说,“她是武才人举荐的,叫都叫来了,总不能让人家白来一趟,让她进来吧。”
小太监立刻出去通知伺候冯才人的太监,其他的侍女也都稍微靠后。
李世民喝了杯温水压压心里的担忧,然后他看到一个娇憨可爱的少女笑得像一朵花一样走了进来。
她打扮的很漂亮,头上戴着蓝紫色的簪花,身上穿着粉色的衣衫,衬得她丰润白皙。
她的礼仪很不熟练,她只是有些傻的笑着,直到她旁边的太监提醒,她才想起来跪下行礼。
她的声音像是小猫一样奶声奶气,她说,“臣妾是冯紫娥,见过陛下。”
李世民看到她的时候眼睛一下就亮了,果然她就像是别人说的那样容颜明艳又可爱,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武才人确实很会举荐人。
他忘了对怪兽事件的担忧,甚至亲自站起来去迎冯紫娥,他一边扶着冯紫娥柔软的手臂,一边笑说,“起来起来,你第一次来,不用太拘谨。”
李世民环着冯紫娥的肩膀带她到塌边位置坐下,他笑着说,“这么些日子都没见你,真是委屈你了。”
冯紫娥倒不像是其他女孩那样娇羞,她颇有些大方的说,“臣妾年纪小,不怕等。”
李世民笑了笑,说“我听说你会弹琵琶?”
冯紫娥像是期待已久了一样,她大声的说,“臣妾会弹《秦王破阵乐》!”
那是一首歌颂李世民战功的曲子,难度不小,李世民笑了几声,说,“你小小年纪,本事倒是很大,那曲子长,你能弹好吗?”
冯紫娥笑了下,就跑出屋子去外面拿来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琵琶,然后坐在李世民旁边,有模有样的抱着琵琶,弹了起来。
冯紫娥的弹琴天赋和技巧远超李世民想象,甚至她弹到情深处时偶然勾魂的一撇都让李世民觉得浑身麻酥酥的。她清纯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成熟又魅惑的灵魂。
李世民不禁疑惑,这女孩子真的是15岁的闺女?
他见过太多美丽女子了,无论是端庄的、妩媚的、大胆的、还是些许滑稽的,他都太明白了,但是冯紫娥似乎是他从未见过的一种。
这个女孩子即天真又销魂,甚至偶尔会散发出一些非人但摄人心魄的‘气味’。这让一生见多识广的李世民感到十分新奇。
冯紫娥那双白皙的手看似轻柔实则有力的拨动琴弦,她不小心将某一个高音弹出了低沉的怒音时,李世民的心里忽然冒出一个郑重的警告:
危险,远离她。
在过去几十年的从政生涯里,那个声音多次在关键时刻提醒他该怎么做,每一次他都听从了。他有时会认为,他之所以能做成那些事,都是因为有那个声音的即时提醒。
然而这一次,李世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迷了魂魄,他不再理会心里那个焦急警报的声音,整双眼睛里都只有冯紫娥。
不知不觉,曲罢,冯紫娥额头和前胸出了些微汗,那些汗水散发着古怪的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