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注意到身边的皇帝在看她,回过头去,直视着高祖,向他递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那抹笑意并未褪去。
刘邦定定地看了她几秒,若无其事地转头看向了天幕。
【公元前304年,年满二十二岁的昭襄王在举行冠礼之后开始亲政。】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在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柄后,赢稷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基础。】
【说到这里,让我们隆重的请出那个男人!】
【白起!】
以为姜茵怎么都会为宣太后说几句的古人们又被闪了一下。
已经想白起将军的战绩想的热血沸腾的姜茵不耐烦讲牵藤拉瓜的政治博弈,就跳了过去。
这时,战国时代正在处理政务的昭襄王面前悄悄出现了一个小天幕,开始播放直播内容。
赢小米先是吓了一跳,等听到姜茵在讲什么时就眯起了眼睛。
【白起,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辅佐昭襄王,屡立战功。】
【我们来看看这位将军的战绩吧:伊阙之战大破魏韩二十四万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军主力。】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的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充满特色的打仗方式,让我们后世人亲切的称之为“人屠”。】
赢稷无语的看着小天幕:
你要不再说说,“亲切”的称白起是啥?
“姜姑娘还是这么幽默。”
长孙无忌笑眯眯的感慨了一句,惹得众人都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以我们最熟悉的长平之战为例吧。】
【长平之战刚刚开始时,因为白起的赫赫威名,秦国宣称此战不会派遣白起作为主将。】
【但是赵国在数战连败之后,主将廉颇开始固守不出。】
【是的,就是那个将相和故事里的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面对廉颇固守不战的策略,秦国使用了我们熟悉的祖传技能:离间计。】
【秦国派遣间谍在赵国传播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我们秦国可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
【赵王果然上当,将赵军主将从廉颇换成了赵括。】
【那么在赵国忙着换将的时候,秦国在干嘛呢?】
【欸!这个老六也在换将!】
老六?
听语气不像什么好词啊。
众人再一回想秦国的操作,好像以一种微妙方式理解了此词的含义呢。
【是的,秦国招呼不打一声的悄悄将主将换为了白起。】
【对面出张二,你扔王炸是吧。】
【年轻的赵括初出茅庐,改守为攻,结果一头撞进大魔王的怀里了。】
【白起分兵两路包围了赵军,截断了赵军的粮草,困于长平。】
【最后,赵军在四十六日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分兵四路突围了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
【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被白起下令坑杀。】
各位面的百姓们愣愣的听着天幕上姜茵的讲解,无法共情白起的胜利,只有深深的恐惧从心里升起。
【十分惨烈的一战。】
姜茵的语气也不复轻松,之前对白起的推崇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的叹息。
【虽然我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里认识的赵括,好像作为长平之战的丑角存在的他一直以来得到的都是嘲笑。】
【但是,能在断粮几十天的情况下组织几十万人的军队数次突围,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还没有哗变。】
【我认为,赵括本人作为将军的基本素养是具备的,他在秦国的离间计下出任主将,可能只能选择进攻,而非防守吧。】
【结果,一头撞上了“人屠”白起。】
【葬送了赵国的几十万青壮。】
众人默默的看着天幕。
没有想到,姜茵第一时间不是吹捧白起的胜利,而是惋惜赵括的死亡。
【那么下令坑杀几十万赵国人的白起呢?】
【他难道是个魔鬼吗?】
百姓们如梦初醒,开始怒骂!
“他就是魔鬼!”
“那些人都投降了,为什么要杀?!”
【明明那些赵国人已经投降了,不是吗?】
【可是秦军吃不下这几十万人。粮食不够,养不起。】
【也带不回秦国,难道放了吗?】
【那秦国白打了?】
【更何况,白起之所以让人闻风丧胆,不就是他歼灭战的打法吗?】
【在战国时期,今天你攻我一城,明天你抢我一地的玩法里,白起这样全部或大部分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方式就是他被称做“人屠”的原因。】
【也是他为秦国带来胜利的法宝。】
【可是,我们依旧为这些死亡的士兵心痛。】
老百姓们沉默的看着天上姜茵沉痛地说下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是,为了政治家的游戏葬送了生命的他们,难道该死吗?】
是啊!
难道该死吗?!
无数的底层人,死死的盯着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