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鸢点点头,转眼便飞走了。叶清欢则朝着太子的营帐走去。
确认黑衣人已经走远,众人纷纷从躲藏的地方走了出来,开始救治伤员、清理残骸。那场景十分惨烈,叶清欢不忍细看,加快了脚步。
在路上便遇见了太子,他正在查看伤亡情况。
他脸色苍白、面色凝重,好在身上没什么伤。平时隐于暗处的近卫现在也在附近帮忙。
叶清欢忙跑了过去,太子见到她,脸色稍缓和了些:“方才见到阿鸢抱着云晖回去了……”他还想再说什么,最后却只说了一句:“你无事便好。”
叶清欢关切道:“殿下没受什么伤吧?”
太子淡淡道:“他们的目标不是我。”
叶清欢赞同道:“是安定公主。”
方才零星地听到黑衣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首领下令撤退时说的话,显然不是汉语。
叶清欢听着并不陌生,又跟系统确认了,是北狄语。
所以这群人的目的很明确了,就是想要破坏和亲。
太子显然也发现了这些,他跟叶清欢确认道:“那帮黑衣人说的可是北狄语?”
叶清欢点点头。
太子也道:“方才吾的近卫也说,那帮人的刀法像是北狄人。”
“先派人求娶,又暗中派杀手捣乱,难道是想要挑事好有宣战的由头?”
“未必。北狄人不像中原人,他们未经教化,出师不一定要有名。若是为了宣战,犯不着谋划这些。”
太子所说的情况,叶清欢也略有耳闻。大晟的主和派大臣中有人提出的理由就是“师出无名”,因为只是侵扰边界、构成威胁这种,对他们来说还构不成开战的理由。毕竟战争劳民伤财,若是该用于修筑水利的人力物力用到了打战上,仍旧会有百姓因饥荒等丧命。这也是朝中主战派和主和派吵了这么久的原因。
老皇帝对待一些诸侯可以直接打服,也是因为每次都师出有名。他还需要有人为他做事,对待一些重臣,反而要稍微客气一些。
而北狄就不一样了,能抢到食物钱财就是正义,想打就打。但他们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倒是可能会因为分赃不均而掐架。
叶清欢道:“那就是他们内部的派系斗争?他们内部有人不希望现在当权的这一支与大晟和亲。”
“不无这个可能。”
叶清欢又一细想,试探道:“或者……有没有可能是有人特地如此安排,让殿下以为是北狄人所为?实际只是想要破坏和亲。殿下出使失败,回到朝中处境会更加困难。”
太子抿紧嘴唇,“吾知道叶姑娘想说什么。只是若真如叶姑娘所说,为何还要特地让吾回到朝中,还不如就直接在此地取了吾的性命,反倒万无一失。”
叶清欢阴暗道:“也许此人就想要让殿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点地失去一切呢。”她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阴暗庶子嫉妒嫡子的桥段。
太子深深地望了叶清欢一眼,道:“叶姑娘心思怎么如此深重。”
叶清欢心道看小说看的,又觉得这理由太low了,于是只深沉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殿下不主动害人便好,只是坐在这个位置,不妨将人想得坏些。”毕竟他现在看着确实有些过于傻白甜了。
或许是因为方才才眼睁睁见了这么多人丢了性命,太子此时的反应并不再像上次那般抗拒。他默然片刻,道:“叶姑娘说得是。”
叶清欢欣慰一笑。
---
使团伤亡惨重,要安葬逝者,又要照料伤者,急需休整。使团目标过大,若黑衣人有意追杀,想要找也并不困难,而使团人生地不熟,勉强前行或许反而更危险,不如以逸待劳,干脆原地休整。
与此同时,太子遣快马送信,请示皇帝是否继续前进。这段路程使团因路况太差行了一个月有余,但若只是传信,快马送至陇安再转信鸽,快的话一周之内便能收到消息。
一切安排妥当,叶清欢想起来了先前那个身手极好的文官。他也受了些伤,但并未伤及性命。
据她观察,鸢姐的武力值是大于三个黑衣人,太子近卫大约是三个黑衣人,这个文官大概是2.5个黑衣人,他作为文官地位倒也不算低,算是可以上桌的那种级别。但若是走武官这条路,按理说远不止如今的地位。
而之后打探出来的东西,让她疑心更重。
那个文官名叫郑威。
没错,姓郑,且与郑太守是老乡,还曾一同做过官。
而更有意思的是,与郑太守交锋的那天晚上,郑威曾离队片刻。第二天,叶清欢的支线任务就跳了失败。
这一切,怎么看都不像是单纯的巧合。
难道那天晚上,他去找了郑太守,两人说了些什么,导致郑太守放弃了追随太子,进而导致了她任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