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古代发家日常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们怎么来了?”

白玉兰看着花田边上,背着箩筐,戴着草帽的“徒弟们”问道。

今天清晨跑完步,她教授了他们如何人工呼吸以后,大家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吃各饭了。

按照之前白玉兰的嘱咐,今日白家全族特意将早饭提前了半个时辰。

饭毕,白家三家人齐齐上阵,来到村口的四片花田里,开始采收变红的红花了。

这也不是白玉兰为了赶工胡乱指挥的,而正常采收红花都是如此的。

红花到了端午节前后就会开花,花下结出球状花托和花苞,花托的苞片上有很多刺,花就长在球状花托上。

采花的人,一定要在天刚亮时,红花还带着露水的时候摘取才合适。

如果等到太阳升起以后,露水干了,红花就已经闭合了。

当然,如果遇上下雨天的早晨,花开得比较少,没有太阳的时候,晚点摘也可以。

根据村里有经验的老人夜观天象,最近几日都会是晴朗好天气,白玉兰又在花田里转了几圈,看到确实花开正浓,就决定今日开始采摘了。

不过嘛,在此之前,她可是根据前世的所见所闻做足了准备的。

所以,这几个热心善良的“小徒弟们”,是不能下田帮着采收的。

“你们快回家吧,该帮着家里干点啥就勤快些,做人绝对不能懒哈。”

“师傅,你就让我们采花吧。我们都看了,不就是将变红的花给摘下来放进背筐吗?我们会的。”周钢蛋说完,其他几个都“嗯呐”、“对啊”地猛点头附和。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要帮忙的这份心意,师傅我收下了。”看着他们几个听到这里雀跃地以为自己就要同意的时候,她又说出了“但是”。

“但是,你们还是不能下田采花。”

“为,为什么?!”就连平常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王大毛,听到这斩钉截铁的拒绝都耿直脖子表示不能接受。

白玉兰只好耐心解释道:“你们看的采摘方法是不错,但是,你们看到他们的穿戴与你们平常时候,有什么不同了吗?”

王大毛、周钢蛋几个面面相觑,复转过头看向花田里采摘的众人。

没错,因为红花的植株根茎和叶片上都长有刺,又是在夏日天气炎炎,若是直接背个竹篓就下地里采摘,结果只会是浑身上下被刺刺破流血,采摘完了一身伤口。

所以,他们看到,正在低头才采花瓣的每个人,都是长衣长袖,脸上还带了一层厚厚的面纱直垂到胸前,最后扎在腰带里固定。

他们不仅头上带了草帽,脚上竟然还穿了秋冬的靴子……

不仅如此,他们每个人的手上,还戴了一个怪怪的套子,而不是直接用手指去采花。

是的,那是白玉兰在开始长花骨朵的时候,就让她娘田巧儿和小青按照她的设计和解说,试着做了十几对专门采摘红花用的手套。

这些手套是用不同材质,合理搭配从里到外位置的好几层布料,缝合而成的。好在家里各种布头多,也没有花费什么。

没办法,她可不知道橡胶手套在这里怎么做出来。但是若是不戴手套就去采摘,那手指都破了怎么办?

难道要让前世听说过的那个悲伤的故事,真实发生在自己的眼前???

“从前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塑胶手套,摘花的女孩都是直接用手采花,红花的刺把她们的手刺伤,她们流的血就这样把花染成了猩红色。”

而且,红花的采摘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它会一天天开花,会不断有新的花骨朵长出来再开花的,一般花期要持续一个月呢。

所以,没有橡胶手套,也必须想办法保护采摘人的双手,自己家里的不论男女,都是要做家务做农活的,要是手伤了,真是要了亲命的。

她宁愿就是这个手套厚重粗笨,戴着采花会出现采摘不完全,或者花瓣洒落在地的损失,也不愿意他们遭受身体伤痛。

毕竟,种红花采摘是为了赚钱,赚钱则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比以前更好的,可不是为了赚钱而不顾身体安全,自伤自残啊。

至于这些善良可爱的“小徒弟们”,人家既不是亲戚,也没有很深的交情,真不该拉人家下水的,好人应该得到好报的,至少在她目前没有好报的时候,最好不要占人家的便宜。

“看到了吗?衣服鞋帽啥的,我知道你们也不缺。但是,我这里真没有多余的手套给你们。”

“不是我吓唬你们呢,你们都听说过‘十指连心’这句话吧?”

见他们纷纷点头,白玉兰继续加把劲儿:“这个变色花,你们天天见的,也知道它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吧?”

“你们就想啊,要是直接拿手去摘花,别说摘一早上,就是用不了一刻钟,我也敢打赌,你们的十个手指头,定然各个都肯定被戳成马蜂窝一样的小针眼,疼也疼死你们了。”

“你们要是不信,就自行想象一下,或者问问哪个,之前有没有被马蜂蛰到,或者被仙人掌的刺刺破皮肤的,然后,你们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恨得让你们下田采摘了,你们的父母爷奶什么的,还不得跑我家闹啊。----这样的话,白玉兰也就只敢心里想了。

我虽然在你们这里是“城里长大的”,但是我前世可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呢,农村的家长如何宝贝儿孙,我可是见识多很多会的呢。

“.…… 那,咱们来都来了,总要干点啥吧?”

“对啊,师傅,你看看我们除了采花,还能干啥?”

“是啊,是啊,我们都来了,绝不就这样走了。”

嘿,我这暴脾气,一群熊孩子,真想撸起袖子,一人一个脑栗子狠狠敲一排。

但是,望着他们淳朴的热心,白玉兰也只好硬着头皮安抚:“要不这样吧,你们就去咱们每天跑步的打麦场,我家小宝现在就等在那里,你们就帮着从河里打水,然后清洗花瓣吧。”

“哎哎,我们这就去找老大。”

“咦,你们仨咋不动呢?快去吧。”白玉兰看着几个孩子高兴地转身回村,白玉兰终于松一口气,转头却看见王大毛、周钢蛋还有一个貌似姓武的孩子(平常沉默寡言),仍纹丝不动的站在原地。

“师傅,那采摘好的花瓣不是还要背回去?秀才哥哥们好不容易放两天假,就让他们好生歇着,我们仨背就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