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成婚并没有固定的年龄,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相看,十五六成亲,晚一点,也有十七八岁的。
胤禩的婚事一拖再拖,既与他自己大病两场有关,也有康熙的考量。
随着太子年长,储权开始威胁皇权。
发生于康熙三十三年的“拜褥事件”,令康熙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威胁。
那一年太子二十岁。康熙准备带众皇子在奉先殿进行家祭,命礼部拟定祭祀礼仪。礼部将皇帝和太子的拜褥都放在了槛内,而其他皇子的全都放在槛外。康熙不满,叫来礼部尚书,让他把太子的拜褥挪到槛外。礼部尚书担心太子误以为是自己不敬,怕被报复,竟要求康熙下个手谕,以作以后循例执行的依据。
从那之后,康熙就开始拉年长的儿子出来与太子分庭抗礼。
让他们上战场挣军功,入朝堂办差事,代自己祭祀、巡视,攒声望。效果是有的,尤其是长子身边,渐渐聚拢了一些野心家,时不时给太子党使绊子。
可老大暴戾寡恩,真正服他的人不多。老三老四亦各有各的缺点,都不得人心。总之这几个儿子加起来,都分化不了太子党。
反而老八聪明能干,不务矜夸,在宗室和朝臣中有口皆碑。
于是他开始着力培养、提携老八。
老八母亲卑微,族内几乎没有一个可用之人。因此,为他选一个靠得上的岳丈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康熙挑得久了些。
惠妃早就不满了,私下里在康熙面前抱怨过多次。
这回胤禩又一次死里逃生,她更觉得,儿子身边没有女人是不行的。
娶妻她做不了主,纳妾不就是纳个玩意儿,她一句话就拍板了。
等胤禩知道的时候,张姝已被退婚,民间蜚短流长,他若不纳,她回去后娘家不收,夫家不要,只能住在姑子庙。
那种地方多是淫窝,和尚、流民、土匪,无不光顾。比青楼还不如。
“贝勒爷不必为我勉强,若不是父母相逼,我根本就不想嫁人。于我而言,能在乡间做个赤脚大夫,比在深宅大院内当少奶奶强百倍。”
张姝知道他不愿意,如此劝慰他。
可在史料中他确有一个张姓侍妾,且为他生下独子弘旺。
胤禩有种被命运裹挟的无力感,苦涩道:“你可知乡间有多少光棍无赖?一个女人是无法在这世上独行的。”
“可是郭绵不仅独行,还底气和有胆识与权贵叫板。”
提起郭绵,张姝既艳羡,又落寞:“未来对女人真好啊,不知道要积德行善多少年,才能投生到那个时代。”
“即便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也不具备她那样的个性。”胤禩不愿意承认脱离大清统治的时代更好,只承认郭绵好,“她生来一副侠骨。”
张姝恭顺地点点头,忧心忡忡地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大部分人都迫于祝京老贼的淫威,不敢对她伸出援手?”
她了解胤禩和郭绵的全部过往,包括这次穿越。
胤禩仅对她一人倾诉过。
她是最好的倾诉对象。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质疑,对未来充满好奇,对郭绵和她的朋友十分着迷。他讲得一切她都爱听。
更重要的是,她总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证明郭绵并非铁石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