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21章 求学

第21章 求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镇上的刘秀才,年过五十,屡次科举不中,如今在镇上教书,那边没有李家村相熟的人。

唯一的缺陷就是,离李家村过远,他们需要每日步行一个多时辰,来回路程便是将近三个时辰了。

即便如此,已经是最优解。

周宁如果想以后在这个古代有更多选择,读书识字是必须的,而自己也需要参加科举,没有那么多时间投入在她的身上。

先启蒙后面等自己考完秀才慢慢教导。

拜师需要的束脩,他将会多带上一些,两束干肉条,两石糙米,三两银子,笔墨纸砚则需自带,夫子会赠上一本三字经用作启蒙,应着与刘夫子扯谎,自家仅一个弟弟在家并不放心,需一同拜入学堂。

天还未亮,周宁早早把行李收好,里面是她这几日练的大字和学堂要用的书籍。

周景年在准备当日的午饭,白菜洗净,白菜帮和叶片分离,菜刀拍上一下,使得后期更入味,菜帮斜着切成菱形,半勺油浇入热锅,把花椒炸糊,小铲子把花椒沿着锅边慢慢刮出。

白菜帮沥干水分用油煸至边缘金黄,下入叶片,一小勺醋与酱油沿着锅边烹入,激发出香味。蒸发掉劣质的怪味,撒上些许白糖提鲜,挂芡,直接出锅。

醋溜白菜便做好了。

醋酸味可以让这道菜更有食欲,他们中午是没办法热饭的,现如今很多还是一天两顿,中午实在感到饥饿的都是打点水把干饼送服下去。

冬日可在夫子家买上一小碗热水,一文。

师兄们常是两三人买上一小碗,因刘夫子的学生只出过一个秀才,会拜入他门下的,多是贫苦家庭出身。

家中稍富裕的,都看不上他。

也正是他来者不拒,周景年才能带着周宁拜师成功。

中午他俩再带上两个糙饼,果腹不成问题。周宁把家里的鸡蛋摸了出来,兄长都有叮嘱,以后鸡蛋都不能存在家里了,即便有李大婶家稍做看顾,也防不住小人,鸡蛋最是容易被偷走。

鸡蛋会每天早上用热水直接冲散,他俩一人一口分食完,剩下的鸡蛋壳留给系统吃下去。

兄妹二人上学期间,家里就由系统看家。

周宁背着小布包,死死系在胸前。

周景年用一根扁担挑着两石糙米,把肉干埋到最深处,上面浅浅盖上一点竹叶遮挡,省的招摇过市。

秋天路边的小叶子都还悬挂着露水,将两人的裤腿沾湿。

都说晨钟暮鼓,周宁他们赶到镇上时,镇上的钟鼓楼还没开始撞钟报时,也就是辰时还未到,好在早市是在五更天后,城门早已打开。

“兄长,夫子会不会认出我是女孩子,到时一怒之下直接将我俩逐出师门?”

周宁有点感到紧张,好不容易得来的求学机会,万一被人戳穿,那前面所有的投入都是无效的甚至影响兄长科举。

随着学堂距离的缩短,她的情绪已然是愈加焦躁不安。

“我们不能这么思考问题,阿宁,这样说你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从身份上来说,我俩本就不能去学堂的,如今正巧是刘夫子好财,才换的我们读书的机会,本就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为失去他而惋惜呢?”

周景年并不认可拜入刘夫子门下全然是为了周宁,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他身份有异,如真的想办法拜入名师,被戳穿的风险也是随之增加。

周宁听到兄长的安慰小小的松了一口气:“可我们的束脩是实打实的交了上去啊,要不阿宁还是不学了,省的浪费银两。”隐瞒身份得来的东西,让她有一种不属于自己的落差感。

"那又如何,你总归是读上了几天书,享受到了别人不曾有过的机会。"

周景年怕她还是不懂自己的意思,稍加思索:“只要我们学到了,那这些投入并不算什么,在兄长的家乡,所有小孩都必须至少读够九年,这样算来,你不读书还亏上许多。”

听到兄长的安慰,周宁终于开解好了自己,看着刘夫子家的二进小院子,心中激荡不已。

她,也可出入学堂了。

不说女子,他们李家村也仅有四人在外求学。

自己还是唯一四岁便可入学的孩子,想到这里,她高高的抬起头颅,只待夫子开门,参加开笔仪式。

学堂之中,四岁小孩正是启蒙的好时机,他们入学的第一天,还要参加开笔仪式,刘夫子坦言,为让学生更专注在学问上,也可每日住在他家,只需每月交上一百文。

周景年并不敢脱离李家村视线太久,引起村长那边的怀疑,况且刘夫子家是八人睡在一张通铺上,自己一旦入住,还很难有新的进项。

每日的求学路只能安慰自己是锻炼身体,等真考取功名,自己的时间价值更高,还是要想办法换一位夫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