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对,如果有个英明的领导,就可以更快接收新成员了,这样家里条件也能更快改善。”
此时系统感觉有一层光辉照射在他的身上,自己仿佛已经然黄袍加身,登高睥睨。
它故作矜持的咳嗽一声,“咳,既然家里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吾便挺身而出,救你于水火。”说罢感觉自己已经翩翩然了起来,竟是周景年在旁边用小扇子扇风。
“那让阿宁把小鸡仔还回去,我们修出一个小鸡圈出来。”
周景年打算让鸡舍背面靠着菜园,这样既可以防止鸡舍味道飘进厨房,也可以利用菜园的篱笆遮挡一部分风雨。
把细长的竹子砍到手臂长,稻草底部那端缠绕在竹竿上,自然垂落,使竹竿上的稻草像门帘一般,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风把屋顶吹走,更好的固定,也可以增加保暖性。
这种稻草帘子做了七八片后,就把稍微粗壮一点的竹子钉入泥土,搭建三个半人高的三角形支架,侧面都加上竹子固定。
绑好的框架就像一个倒下的三菱柱,这样鸡舍更稳定,最底下铺上细枝叶。
在除了门口的其他三面,都用草片盖上,看起来就跟屋顶一样。
经过不停地调试角度,鸡舍终于大功告成。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买小鸡呢?”周宁已经狠狠期待住了,她兄长怎么什么都会。
“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找新成员吧。”
看到远处抱着周宁走来的周景年,翠花奶奶就猜这招有效,她让周宁带着小鸡仔回去,按周景年这种脸皮薄的小伙子,就算不买,也会过来送小鸡回来的。不送也没关系,他们初来乍到,如果不小心被那个女娃玩死了,也可以直接要求赔钱。
“5文一只,你随便挑。但是带回家后死了跟我没关系。”他们现在雏鸡都是买家自己挑,银货两讫,死了也概不负责。
没想到周景年比她想象中了解:
“阿宁你看啊,一只好的小鸡,肚子一定是松软有弹性的,没有黑肚脐,大肚子,腿部也要是黄色丰满的,而且摸起来绝对是暖和的。”周景年把小鸡仔的肚子翻过来,给周宁摸一下,看她和系统恍然大悟的模样,怀疑她俩根本没有听懂。
“哇,这只小鸡肚子确实暖暖的。”
其实他有一个没说,翅膀更宽,尾巴长一点的,更有可能是母鸡。翠花奶奶故意引诱周宁好他来买,无非也是想欺负他不懂。
经过他一番挑选,最终买下四只小鸡,但是想到小鸡的生长时间,又叹了口气:“阿婆,如果我要买一只下蛋母鸡,您这开价多少。”
……
翠花奶奶靠着门送别周景年一行人,笑的合不拢嘴:“以后常来找翠花玩啊,我这里也种了不少菜的。”
“兄长,花下这一五十百文,你不仅是没赚,我们还倒贴了,你太冲动啦。”周宁噘着嘴,刚刚她跟统叔怎么都劝不住他。
周景年并不认可通过节省来攒下那一千两银子,即便这个时代对商人的态度偏向宋朝。
朝廷一直在打仗,各大州府之间的城镇必须查看路引和文书才能放行。赚够一千两会有很多法子,但是自己没有任何背景,大鱼吃小鱼,万一自己手里根本握不住这么多,只会成为别人的棋子。
还有那个所谓的声望,虽然不理解它具体涨幅因素,但不管现在对经商的政策如何松动,自战国以来到古代史结束,重农抑商的政策根本没有变过。就算这里是架空,但是只要皇权还在,重农抑商就不可能废除,更何况是有战乱的时候。
一个平民,手里有源源不断的好点子,一旦被人盯上出事了,他姐就完全没有获救的机会了
他不敢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点小买卖,手里握住些银钱,到时候想办法依靠村里出面,自己退居幕后,等待参加科举。这样一来,既可以完成积攒银两,说不定声望任务也会有所松动。
现在更需要保持好身体状态,钱早晚能赚回来的,聪明人才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兄长!你再不看路,篮子里的鸡蛋就要碎了。”周宁看着兄长高深莫测的样子忍不住提醒看路。
“哦哦哦。”
陌生的环境让母鸡的羽毛都膨胀起来,看起来要进入战斗姿态。翠花奶奶说,这几天必须多喂虫子,四五天以后母鸡才会下蛋。
周宁看着家里多出来的新成员,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系统深有同感,它尝试过,自己只能跟宿主沟通,其它动物不太能明白它表达的意思。
母鸡愤怒的样子让周宁有点怕怕的,选择在地上努力完成作业,等兄长来照顾。
自从定居在了李家村,兄长将一小块地推平整,用棍子在里面留下了算数作业或者一些简单的字让她完成。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经常天刚亮就起来用木棍沾水在石块上写字。
“嘎。”系统看了一下在揉面的周景年,再看一下算数的周宁,就自觉去安顿小鸡去了。
系统累趴在灶台边上,不停对宿主进行控诉,连草都是它叼过去的,这只鸡的蛋,必须有它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