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瞧见嘛,贾政刚进来脸色还有些僵,如今已经和缓许多了。赵姨娘觑着贾政的脸色,知道儿子贾环今日表现还算乖巧,不枉她这几日做低伏小地在老爷这里奉承。殷勤地伺候着吃了饭用了点心,又亲自给洗了脚,这才虚坐在炕沿上,小声说道:“探春嫁去粤海也快一年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信儿,真是怪想的。探春闺中的时候,就跟桐姐儿和黛玉关系亲近,如今嫁去粤海,关系只怕更好呢。凤丫头......”
说道这里,见贾政没什么情绪的眼神扫过来,赵姨娘忙装作惊吓的样子,结结巴巴道:“凤丫头到底......到底是大房的,探春那边是不是去个信儿,让她代表咱们二房,去琼州岛贺贺?”
这女人近几日蹦跶地厉害,贾政知道为的什么。如今娘娘在宫里前途未卜,大哥一家早就有意见了。且大哥是正经的郡王岳家,这两年花销也不小,家里的银子竟是不能全力支援娘娘了。凤丫头虽是太太的娘家侄女,到底是大哥家的儿媳妇,到时候偏着谁说话真不好说。他沉吟片刻,开口道:“我那边有个姓柳的清客,和杨哥儿自来关系好,不若派他过去。”
赵姨娘顿了下,笑着点头:“很是,老爷的清客,自是比家里的爷们儿还周全的。”
贾政倒是愣了一下,是啊,其他家都是派的主子,他派个清客是怎么回事。抬起眼皮儿扫了下赵姨娘,明白她今晚这一出是为了什么了,冷哼一声:“何必吞吞吐吐的?环儿年纪还小,宝玉我都舍不得让他走那么远,何况是他?”
赵姨娘被老爷看穿了,也不恼,干脆直言道:“环儿小,那我陪着去如何?不管怎么说,我也是探春的姨娘。到时候见了探春,一道儿去琼州贺喜,岂不是更郑重些?我可听说,宫里给薛家递信儿了,说是圣人很看重琼哥儿这个县令呢。咱们家怎么也得派人的,家里离不得老爷和太太,我就是再上不得台面,专门去看个小辈,面子还是有的。”
“当真?宫里来信儿了,太太可知道?”贾政脸色郑重,厉声问道。
“当真,我亲眼看见薛家的大管家,陪着宫里的小太监过来的。”
贾政心里气急,知道夫人是怕自己知道了让宝玉去,对王夫人的不满又添了两分,倒是不再计较今日赵姨娘算计的事了。
府里的事怎么瞒得了王夫人,赵姨娘身边的丫鬟都是她安排的,听说后自是气得牙根痒痒,但也晚了。宝钗是个周到的,给家里来了信儿,可王夫人怕老爷狠心让宝玉去,就没声张,此时老爷知道了,她也心虚呢。
有人心虚,自是有人欣喜。荣国公府后廊下,五婶子盘腿坐在炕上,对儿子贾芸细细掰扯其中的道理:“你琼叔在琼州,这县令十成十是坐稳了的。先时不让你跟着,是娘怕那地方不安稳,如今好了,你就是不想去娘也得赶你去。
为啥呢,县令坐稳了肯定缺人手啊,你过去,就算帮着打理庄子,也是不错的差事。家里你别惦记,娘就是再无能,吃饱饭还是成的。你只管在琼州安心呆几年,亏不了你。就算是你琼叔要给你做婚事,你也只管应承,就说娘是同意的,可清楚?”
贾芸自小就机敏,如何不知母亲的安排是稳妥的,只是到底有些遗憾:“锦上添花,终归不如当初一道儿去,雪中送炭的好。”
五婶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她就这一个儿子,如何肯看着儿子涉险:“别扯那些没用的,这几日去铺子里多逛逛,看带些什么礼过去才好。明日我就去找你刘族奶。”
贾芸看看家里一水儿的木质摆件,知道为了送礼,母亲将能典卖的都卖了,成败在此一举,起身点头应了。
五婶子对屋里的寒酸视而不见,今日卖的,早晚都会回来的。第二日吃过早食,五婶子就挂着满脸的笑去了贾家的新宅,见到刘氏就恭喜:“婶子真真是天大的福气,这样好的儿媳妇和亲家都能遇到。”
刘氏昨日做了一晚上的鞋,此时心还是热的。是啊,一晚上够她反应过来的了,她儿媳妇是乡主了,每月有俸禄的那种!不仅是钱财,这是在圣人那里挂了号的啊,想想心里就激动,刘氏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一叠声地吩咐下人上茶水点心。
五婶子见状,好话儿一箩筐地往外冒,恭维了刘氏好一会儿,才问起了去琼州道贺的事儿:“这么大的喜事,家里是瑾哥儿去?”
“不是,瑾哥儿要准备秋闱,我娘家侄子衡哥儿是个稳妥的,他代我们两家去。”刘氏捻起一个枣泥糕吃起来。
五婶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个刘婶子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充愣,这么大的事儿家里都不去个人,也不怕大儿子和儿媳妇多想。心里吐槽完,她扬起笑,出主意道:“不是我说婶子,这么大的事,只派个外祖家的人,终是不妥当。您想想,您那儿媳如今是乡主了,家里不专门派人去贺喜,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您对儿媳妇不满呢。就是琼哥儿,只怕面子上也下不来。
瑾儿小,是不能去。要不这样,让我家芸小子代瑾哥儿去一趟,如何?芸小子虽是小辈儿,替他瑾叔走一趟的本事还是有的。一来是显得家里重视,二来只怕琼哥儿那里缺人手,不怕婶子笑话,芸小子在京里也是游手好闲,能去琼州帮帮他琼叔,也是他的造化。要是有用得上芸小子的地方,让琼哥儿只管开口,就是让芸哥儿帮着打理庶务,也是我们的一份心。”
说得刘氏眼眶都红了,一个劲儿地夸五婶子想得周到。
就这么的,圣旨后面坠着密密麻麻的一群人和物,直装满了整个宝船,浩浩汤汤向琼州驶去。
按说圣旨还没到,雷州陈家为什么就出发了呢?
那是因为柳琼信上说,他这里有了新的织布机,能将织布效率提升两倍不说,还能织新花样。陈家就是做绸缎布匹生意的,一看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在服丧,但也满一年了,出门问题不大,这才全家出动,一同来了琼州。
雷州离琼州近,陈家虽出发最晚,却是第一个到达。此时纺织厂已经建成,柳琼没急着带人去看纺织机,而是领着参观了纺织厂。